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砍头息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借钱时都踩过这个坑!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5-18)普法百科2

刚借了一笔钱,到账金额却比合同上写的少了一大截?比如你签的是借10万,结果银行卡里只收到8万或者更少,这时候对方可能会说:“这是砍头息,第一期利息先扣了。”听起来好像很专业,但其实这种操作背后暗藏玄机,甚至可能已经触犯法律。

砍头息是什么意思”呢?砍头息是指在放款时提前扣除部分或全部利息的行为,也就是说借款人还没开始还款,就已经被“砍掉”一部分本金,表面上看是正常收息,实则是一种变相提高借款成本的手段。

砍头息到底合法吗?

从法律角度讲,砍头息属于不合规的操作,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明确规定: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这意味着,哪怕你和出借人签了合同、按了手印,只要存在“砍头息”的情况,法律就认定你的借款本金应以你实际到账的金额为准。

举个例子,你签了10万元的借款合同,但到账只有8万元,那你的实际借款金额就是8万元,之后还本付息也应以此为基准,如果对方坚持按10万来收息,那就涉嫌高利贷甚至违法放贷。

为什么砍头息这么常见?

尽管法律明确禁止,但砍头息依然屡禁不止,尤其是在一些非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中非常普遍,主要原因有几点:

  1. 规避监管:通过预扣利息的方式掩盖真实利率,使年化利率看起来更低。
  2. 风险控制:出借方担心借款人违约,想提前拿到一部分收益保障自己。
  3. 信息不对等:很多借款人对金融知识了解不多,容易被误导,误以为“砍头息”是行业惯例。

如何识别和应对砍头息?

如果你正在办理贷款或已经签约,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 查看银行转账记录,确认到账金额是否与合同一致;
  • 合同中是否写明“一次性扣除利息”、“服务费”、“管理费”等模糊条款;
  • 如果发现资金到账金额明显低于合同金额,立即保留证据(包括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
  • 可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或法院提出申诉,要求按实际到账金额重新核算利息。

✅ 建议参考:

对于普通借款人来说,砍头息是必须警惕的风险点,建议大家在签订任何借贷合同前,一定要做到“三查”:

  1. 查到账金额:确保到账金额与合同一致;
  2. 查合同条款:重点关注是否存在“预扣利息”、“手续费”等隐藏费用;
  3. 查出借资质:核实对方是否具备合法放贷资格,避免陷入非法高利贷陷阱。

建议优先选择银行、持牌金融机构等正规渠道借款,避免盲目追求快速放款而忽视潜在风险。


📚 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七条也有类似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些法规都在强调一个核心原则:利息不能提前扣除,本金必须以实际到账为准


砍头息不是行业潜规则,而是违法行为,它不仅增加了借款人的负担,还常常成为非法放贷、套路贷的温床,作为借款人,我们要提高警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面对贷款合同的时候,别急着签字,多问一句、多看一眼,也许就能避免一场“被砍头”的金融骗局,记住一句话:真正的合法借贷,从来不会让你还没拿到钱就开始还钱

如果你身边有人正在面临类似的贷款问题,欢迎转发这篇文章,帮助更多人识破“砍头息”的真相。

砍头息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借钱时都踩过这个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911445.html

标签: 法律

砍头息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借钱时都踩过这个坑!的相关文章

车门被自己刮坏能走交强险吗?90%车主都踩过这个坑!

车门被自己刮坏能走交强险吗?90%车主都踩过这个坑

原创文章内容 开车门不小心剐蹭到墙壁、石墩甚至自己的车库门,车主经历的尴尬场景,看着车门上的划痕和凹陷,不少第一反应:"种情况能报保险吗?交强险能赔吗?" 答案可能会让很多人意外——交强险根本不赔自己的车损! 根据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交强险的赔付对象...

应收账款逾期率到底怎么算?90%的企业都踩过这些坑!

应收账款逾期率到底怎算?90%的企业都踩过这

一、应收账款逾期率:企业现金流管理的"晴雨表"每企业躲不开的"灵魂拷问":客户拖欠的账款到底有严重?应收账款逾期率就像一面照妖镜,直接反映企业的资金链健康度,但现实很多财务员用错公式,老板看不懂数据,最终导致决策失误。核心公式:逾期率=逾期应收账款...

车险只买交强险行不行?老司机可能都踩过这些坑!

车险只买交强险行不行?老司机可能都踩过这

车险只买交强险,真的够用吗? “交强险”法律规定的强制保险,所有车主必须购买,它主要用于赔付交通事故中第三方的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保额有限且不覆盖自身损失,许车主为了省,只买交强险就“裸奔”上路,结果往往在事故后追悔莫及。 举真实案例:张先生驾车追尾了一辆豪车,交强险的财产损失赔付...

贷款逾期后,正确处理方法到底有多重要?90%的人都踩过这些坑!

贷款逾期后,正确处理方法到底有重要?90%的人都踩过这

贷款逾期处理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意思这是指在因特殊原因无法按偿还贷款,通合法、理性且有效的手段化解债务危机,避免因错误应对导致征信受损、法律纠纷或经济损失的解决方案,现实中,许多人因缺乏正确认知,反而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本文将用真实案例和法条解析,教你如何科学应对逾期危机。...

呈请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可能都听过这个词,但真正理解它法律含义的人却不多

呈请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可能过这个词,但真正理解它法律含义的却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呈请”这个词,尤其在一些政府公文、司法文书或电视剧中出现,公安机关呈请逮捕犯罪嫌疑”。“呈请是什么意思”呢?它的用法和法律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呈请”由“呈”和“请”两动词组成的复合词。“呈”通常指的向上级汇报、提交;“请”则请求、恳求的意思。合起来就...

判三缓五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可能听说过这个说法,但真正明白其中含义的却不

“判三缓五”到底啥? “判三缓五”指一个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但法院考虑到某些情节(如初犯、认罪态度好、社会危害性较小等),决定不立即执行三年的刑罚,而给予一五年的考验期,也就“缓刑”。 如果在五年内,他没有再犯罪,也没有违反相关的监管规定,那么这三年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了,等于说不用...

循环利息是什么意思?很多人竟然还不知道!

循环利息是什么意思很多人竟然还不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信用卡已经成为我们消费的重要工具,但你否曾被账单上的“循环利”吓了一跳,却又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看似专业、其实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金融术语——循环利息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循环利? 循环利当你没有在信用卡账单到期日前全额还款,银行对你未还部分按照日...

交强险198000元怎么赔付?这5大误区90%车主都踩过!

交强险198000元怎赔付?5大误区90%车主都踩过

交强险作为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车主上路必备的"护身符",但许多人对"最高赔付198000元"的具体规则一知半解。 一旦发生事故,车主常因理解偏差陷入理赔纠纷,今天我们从法律实务角度,拆解交强险赔付的底层逻辑。 198000元赔付的"分项限额"关键 交强险的198000元并非"打包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