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法务公司声称专业处理债务是真的吗?当心这三大法律陷阱!
"只要支付服务费,就能帮您免除债务!"近年来,网络上涌现出大量标榜"专业法务处理债务"的机构,这类宣传往往暗藏法律风险,作为执业十余年的律师,我必须提醒大家:真正的债务处理必须基于法律框架,不存在"花钱消债"的捷径。
某位当事人曾花费2万元委托某网络法务公司处理信用卡债务,结果对方只是伪造了"精神疾病证明"向银行申请豁免,导致当事人不仅债务未消,还因伪造公章面临刑事责任。这类机构惯用"债务重组""停息挂账"等专业术语包装,实则可能涉嫌伪造文书、诈骗等违法行为。
合法债务处理仅有三种途径:
- 债权人债务人协商减免(需签订书面协议)
- 法院主持的债务调解/执行程序
- 符合《企业破产法》的债务重组程序
而网络法务公司的常见套路包括:
- 伪造不可抗力证明(如假病历、假失业证明)
- 教唆恶意失联逃避催收
- 收取高额服务费后失联某市法院2023年审理的"众合法务"案件中,该机构通过PS银行公章制作虚假结清证明,涉案金额高达1200万元。
【建议参考】 遇到债务问题请谨记:
- 优先与债权人直接沟通协商
- 通过12368司法服务平台咨询
- 选择司法局备案的正规律所
- 务必核实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 拒绝任何"先付费后办事"的要求
- 所有协议必须加盖公章并留存原件
【相关法条】 1.《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贷,但合法债务仍需履行 2.《合同法》第52条: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无效 3.《刑法》第280条:伪造公司印章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4.《律师法》第13条:非律师机构不得有偿提供法律服务
【小编总结】 面对债务危机,切莫病急乱投医,网络法务公司的"法务顾问"可能连法律职业资格证都没有,所谓的"债务优化方案"往往游走法律边缘,记住所有合法债务处理都必须留下法律文书痕迹,凡是通过微信转账、私人账户收款的服务机构,99%涉嫌违法经营,与其冒险相信网络法务,不如带着收入证明、债务清单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免费咨询,这才是真正靠谱的解决之道。
网上法务公司声称专业处理债务是真的吗?当心这三大法律陷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