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政策决定房价走向 莞房价还会慢慢涨上去
去年12月以来,享受“宽松待遇”近一年的楼市迎来一波猛烈的调控大潮。短短的两个月中,“二手房税收优惠政策”终止、“国四条”、“国十一条”、“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等政策接二连三出台。面对一波接一波,基调越调越高的政策,一时之间,关于市场将由此逆转、房价止涨下跌的预测层出不穷。
从行情来看,楼市的确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数剂猛药合力下产生的遏制效应似乎起到一定的作用。许多城市的成交量出现下滑,房价涨幅收缩,消费群体观望情绪越来越浓,一度销声匿迹的“退房潮”甚至有重拾的苗头,市场上的种种变化似乎在印证房价下跌预言。
可是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这一预测并不科学,亦经不起推敲。譬如,成交量下滑并不等同于房价就能下跌,更何况元月以来许多城市房价还略有上扬;一级市场并没有因此而冷清,拍卖行情依旧火爆,且不乏新地王面市。青岛市的新年第一拍,绿城集团斥资40.4亿元竞得新地王,中海地产以楼面价每平方米17153元的纪录刷洗了北京新地王价。
由此可见,给当前楼市走向下最终定论略显草率,房价涨跌预测皆难服众。
其实,从正常逻辑而言,当国家新政剑指一方时,受调控行业往往难于波澜不惊,继续我行我素。这往往被称之为政策下的市场反应。然而,这一点对于房地产行业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经常出现越调控越涨,结果自然是百姓变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恰恰也是言论各方各抒己见,无法统一观点的根源所在。
何以楼市调控会遭遇此等尴尬局面呢?究其原因,房地产是一个关系经济和民生的行业,绝非用三言两语或一两个政策就能实现止涨或止跌的,一刀切政策在调控中甚少。所以国家每次出台的调控政策总比预期中温和,市场反应比较平静,各方争论不休、唇枪舌剑一番就再自然不过了。
事实上,房价涨跌并非核心问题,关键在于国家调控目的,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使房价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健康发展。依据近期市场行情,可以判断政策已经初显成效。虽然还未达到使火热的楼市完全降温的程度,但市场在交替博弈之中见上涨的几率相对大于下滑。至于能否真正让房价稳定或微度下调,取决于后续政策的调控力度。
东莞楼市看点
“东莞房价还会慢慢涨上去”
日前,东莞副市长梁国英在两会期间表示,东莞房价一直都是理性的,楼面地价、加上和周边环境的建设,商品住宅开发成本每平方米超过4000元。
有调查数据显示,41.62%的参与者认为市区房价4000元/平方米左右、镇街房价3000元/平方米左右比较合适。对此,市政协委员徐辉荣认为,老百姓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市区房价4000元,绝对是落后城市,贵州比东莞穷多了,现在都是4000元。东莞的房价一直控制得比较好,从基准地价、房价来看,东莞的房价非常实在,而且还有一定的升值空间。东莞的人口结构比较特殊,外地人口多,工薪阶层多,他们最希望能够买到2000元到3000元的房子,这种想法也很正常。
【观点】政协委员郑金秋认为,东莞的房价还有上升空间。“随着东莞城市轨道建设,珠三角一体化,东莞的房价还会慢慢涨上去。”
套现属违法犯罪
新快报讯日前,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示了6名未退回套现的住房公积金的人员名单。通告声明,被通告人若不在公示后15天内联系退回,东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将向市人民法院起诉。一旦起诉,这将成为东莞首个通过司法途径追套现住房公积金的案例。。
据悉,被通告的6人姓名、单位和套现的金额都列得清清楚楚。其中排在最上面的赵某某,是东莞电信的工作人员,套现金额达15万元;而剩下的5人中,其中3人是学校老师;另外两人已离职。
【观点】人们对住房公积金套现往往容易陷入误区,认为“拿自己的钱怎可能犯法?”其实不然,因为住房公积金是国家为支持职工买房的一种强制性长期住房储金,个人在缴纳住房公积金时,实际上国家让渡了个人所得税利益和财政利益,个人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要让渡该产权的可支配权,故套现公积金涉嫌违法犯罪,轻者罚款重者坐牢。
二手房市场节前降温
随着春节的临近,东莞二手房市场明显降温。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东莞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保持稳步上扬,达到4911元/平方米,环比上升1.8%,但成交量有明显的下滑迹象。东莞二手住宅市场成交主力依旧落在80-100平方米区间段内,受刚性需求买家占据总成交量的比重增加带动,该面积区间段成交比例从11月的22%上升到12月的27%。
从成交单价来看,单价在5000-8000元/平方米的二手房市场接受度最高,12月该区间段二手住宅成交比例多达42.9%。
【观点】春节向来是楼市交易淡季,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易量下降之势会更加明显。从统计数据来看,成交价格并没有下滑,但上涨幅度也很小,这说明东莞二手市场正在适应调控政策,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现象,未来市场走向还需看节后行情。
东莞百姓说房
先限制炒房,才能抑制房价
——某房产公司陈先生
陈先生认为,如若炒房行为无法遏制,高房价将始终是一匹脱缰的野马。炒房对于国家和百姓是百害而无一利,炒房人大量买入房子后并不马上办证缴纳各种税费,而是囤积下来拉高房价,待机出售,国家根本收不到他们的任何税费,而老百姓却要拿出一生的血汗钱买下他们炒高后的房子。
陈先生表示,政府应该意识到高房价会严重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果老百姓买房后有多余的钱作其他消费,可以带动更多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而且是持续性的,这对就业及GDP的贡献会更大。
对于近期出台的“国十一条”,陈先生表示,“国十一条”对抑制房价作用不大,炒房人该炒还是炒,要想真正地抑制房价,国家必须出台限制炒房的一系列政策,让他们的钱投资到其他行业,这样对国民经济发展更有利!
别墅不是艺术品
——某中介公司张先生
“简单地说,中国的经济基础是已经到了别墅市场化的程度,但人的精神层次显然还没有达到。”从事多年的张先生如是说。[page]
张先生提到一些现象:有些客户在别墅项目里看房的时候,不像一般看房人一样对房子总有挑不完的毛病,而是慢悠悠地像散步一般,不急不忙地评头论足,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张先生觉得,虽然不排除有些项目是真的符合客户的心意,但是再好的房子都是有瑕疵的,如果面对售楼人员的介绍提不出任何异议,只能说这些房子不是给你造的。
张先生认为,别墅的产生在中国大多不是为了需求而产生,而是为了市场而产生。当物质条件到了买别墅的程度而精神条件却没有提高,那就只能不懂装懂。
本地人多买本镇或城区房
——东莞镇区本地人刘先生
刘先生是东莞镇区本地人,刘先生称,像他这样的镇区本地人极少去邻近镇购买物业,或者都跑到城区置业。
刘先生表示,他的结论不是没有依据的。前段时间,刘先生分别去了碧桂园 (论坛 新闻)和大岭山踩盘,碧桂园行政区域上属于大朗,但是地理上非常靠近东坑和常平,属于三镇交界处。刘先生觉得此盘应该可以吸引到三镇客户前来买,但某大朗楼盘经理却说,东坑或常平的本地人应该不会买;同样地,大岭山的项目经理也表示,很少邻镇的客户来看房。“自己也是本地人,购房也宁可到城区,原因是,到城区置业会给亲戚朋友一种居住升级的感觉,面子上挂得住;如果去邻镇置业,不仅会丢掉原来的社会关系,还容易被人看不起。”
刘先生称,本地人有这样的心理其实都是人之常情,在镇区工作的非本地人则没有这种顾虑。
东莞房地产观点集装
东莞房价很理性
——东莞万科高骏
随着房价的高涨,置业难这一民生问题备受各界关注,东莞两会亦传出一些关于房价的讨论声音。如“商品住宅开发成本每平方米超过4000元”、“东莞的房价一直控制得比较好”、“东莞目前的价格是普遍百姓能够接受的价格”……
对此,东莞万科高骏认为,东莞房价一直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即使在全国普遍大涨的2009年,东莞房价也没有出现过高过快的涨幅。
“有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东莞房价相比2008年仅涨了十多个百分点,这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房价涨幅相比较,有本质上的区别。”高骏表示,在这轮上涨潮中,东莞房价并没有与其他城市的房价齐头并进,因此房价虚高成分极小。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东莞房价上扬空间小呢?高骏认为,东莞房价没有暴涨不代表没有上扬空间,有两个因素值得注意。一是东莞房价经历2007年下跌后,、投资客看待市场比较理性,没有盲目入市和哄抬房价的行为,所以在2009年的大涨潮中,东莞房价一直是理性上扬;二是东莞楼市是一个以自住和改善需求为主的市场,炒房者所占有的比重很小,这为东莞房价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因此,健康、理性的东莞房价受政策影响比较小,房价出现下降的几率也明显小于其他一线城市。
商业项目好坏 取决于经营管理
——东莞商业中心 雷非非
针对日前本报连续报道“返租商铺闲置”现象,雷非非表示颇有同感。
“东莞商业地产的确存在不少问题。”雷非非告诉记者,这不仅仅是商业供应体量过大的问题,而且是超前规划、项目定位和经营管理的问题,尤其是经营管理问题最为突出。
据了解,自2003年以来,东莞商业地产喷井式开发,其中不乏体量惊人的项目,这些商业项目在当时,乃至今日,都可以称得上是“巨无霸”。
雷非非表示,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商业,一方面是超前规划所导致。当时市场的信息算不上特别灵通,商家对市场的反应自然也会慢一点,加之在政府、政策和造城等利好消息的作用下,超前规划和超前开发就由此而生。
“体量大的确会造成竞争加剧,但根本原因在于经营管理。”雷非非坦言道,供应量大考验的就是经营管理能力,如果大家一窝蜂做同样的业态,肯定谁都吃不饱,因为市场消费力是有限的。
由此可见,经营管理水平在项目运作中尤为关键,同时也是团队经营能力的一种考验。通过五六年的经营管理,许多商业项目已经基本定型,哪里旺哪里差,可谓一目了然。
商业项目能否在未来几年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一切都要看经营管理水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