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逃逸份责任吗
在路途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事故发生后,责任方是否选择逃逸,将会对事故处理及自身承担的责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旨在对交通事故逃逸的后果及责任进行详细剖析,帮助读者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纠纷。
一、交通事故逃逸的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方负有以下义务:
1. 停车: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2. 报警:及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事故;
3. 救助:因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应采取措施抢救伤员,并将其送往医院抢救;
4. 出示证件:出示驾驶证、行驶证以及保险单等证件;
5. 配合调查: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若责任方违反以上义务逃逸,将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1. 刑事责任: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 行政责任:吊销驾驶证,并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3. 民事责任:对受害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小明驾驶汽车与行人张某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张某受伤。事故发生后,小明没有停车报案,而是驾车逃离现场。公安机关经调查后,依法对小明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吊销其驾驶证。
二、交通事故因故逃逸算逃逸吗
在某些情况下,事故责任方可能出于不可抗力或正当理由而无法立即停车报案。例如:
因伤势严重,无法自行停车:事故导致责任方受伤严重,无法自行停车,可视为有正当理由逃逸。
因车辆故障,无法控制车辆:事故导致车辆故障严重,无法控制车辆,可视为不可抗力而逃逸。
因交通堵塞,无法及时报案:事故发生在交通拥堵严重路段,责任方因无法及时报案而逃逸,可视情节酌情处理。
注意:对于以上情况,责任方仍应积极采取措施,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避免加重责任。
三、交通事故轻微事故可以逃逸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轻微交通事故是指:
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
仅造成轻微人身伤害,且伤者已自行就医或者已经得到妥善救治的交通事故。
对于轻微交通事故,如果责任方逃逸,公安机关可依法对责任方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并可暂扣其驾驶证至处理完毕。
案例:小美驾驶汽车与小强驾驶的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小强的电动车轻微损坏。事故发生后,小美未停车报案,而是驾车逃离现场。公安机关经调查后,依法对小美处以200元罚款,并暂扣其驾驶证15日。
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加重责任方的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而且会损害交通秩序,扰乱社会正常生活。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方应主动承担责任,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处理,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后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