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可以不撤案吗
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当事故发生时,当事人往往会处于惊慌失措的状态,可能会在现场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决定,比如撤回报案。在某些情况下,撤案可能并不是明智之举。
一、交通事故可以不撤案吗?
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有权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一旦报案,公安机关就会介入调查。在此期间,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撤销报案。
并非所有交通事故都可以撤案。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下情况不得撤案:
造成人员死亡、重伤或者大面积财产损失的;
驾驶人有饮酒、吸毒、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的;
驾驶人无证驾驶或者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发生事故后逃逸的。
二、交通事故撤案后可以重新报案吗?
如果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撤销了报案,但事后发现有新的证据或者其他情况需要重新处理事故的,可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重新报案。公安机关将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提供的证据,决定是否重新受理案件。
重新报案的时效为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超过1年的,公安机关一般不会受理。
三、撤案后对当事人有什么影响?
撤案后,当事人可能会面临以下影响:
无法获得保险理赔。保险公司一般要求当事人提供交通事故证明,如果当事人撤案,则无法获得保险赔付。
无法追究对方责任。撤案后,公安机关将不再处理事故,当事人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对方责任。
影响当事人的交通记录。交通事故记录会影响当事人的驾照分数,撤案后,当事人的交通记录将受到影响。
交通事故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可以撤案。一旦撤案,当事人可能会面临无法获得保险理赔、无法追究对方责任和影响交通记录等风险。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理性判断,谨慎作出撤案决定。如果对交通事故处理有任何疑问,建议向律师咨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