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自己私了吗
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中较为常见的突发事件,事故发生后,对于责任划分和赔偿问题,当事人往往会产生诸多疑问。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全面解析“交通事故自己私了吗”这一问题,以帮助当事人更好的了解自身权益。
一、交通事故自己私了吗
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有权要求肇事方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受害人自身存在过错或者违法行为,则其可获得的赔偿金额可能会受到影响。具体而言,受害人存在以下过错或违法行为的,其自负责任:
1. 故意造成交通事故;
2. 违反交通信号或者交通标志指示;
3. 酒后或者服用精神活性药物驾驶;
4. 无驾驶证或者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车辆;
5. 行人擅自横穿道路或者在禁止行人通过的地方横穿道路。
二、受害人承担多少责任才算自己私了
根据《民法典》第1180条的规定,受害人有重大过失的,可以减轻肇事方的赔偿责任;受害人同等或者主要过失的,不得获得赔偿。
所谓“重大过失”,是指受害人在交通事故中存在严重过错,致使自身损害结果的发生。一般而言,以下情况属于重大过失:
1. 酒后或者服用精神活性药物驾驶;
2. 违反禁止通行标志或者信号指示;
3. 逆向行驶或者超速行驶;
4. 无驾驶证或者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车辆。
如果受害人存在重大过失,肇事方可以减轻其赔偿责任。但即使受害人存在重大过失,肇事方也不能完全免除赔偿。
三、受害人有过错轻微的如何赔偿
如果受害人存在过错,但过错较轻,则其可以获得部分赔偿。具体赔偿比例由法院根据受害人的过错程度和事故的具体情况进行认定。
需要注意的是,受害人存在过错,即使过错较轻,也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交通事故受害人是否有权获得赔偿,以及可获得的赔偿金额,需要根据受害人自身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受害人如存在过错,则可能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导致其获得的赔偿减少。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