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能先走吗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当立即采取正确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其中,是否可以先走是许多当事人关心的问题。本文将详细探讨交通事故后是否可以先走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一、交通事故能先走吗?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立即抢救伤员。确因抢救伤员需要移动车辆的,应当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
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但以下情况可以先走:
1. 发生轻微交通事故,且没有人员伤亡,双方对事故责任没有争议的;
2. 确实需要及时抢救伤员的;
3. 按照交警的要求离开现场的。
二、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负有事故责任的当事人逃离现场,构成肇事逃逸,将受到法律制裁。《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1.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交通事故后未报案的法律责任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负有事故责任的当事人未向公安机关报案,构成不报案,将受到行政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1.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 造成交通事故后不报案,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对伤员进行抢救。在轻微事故、抢救伤员或交警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先走。但值得注意的是,负有事故责任的当事人逃逸或不报案将受到法律制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