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立案能撤销吗
当发生交通事故后,受害方或当事人需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立案处理,以保障自身权益。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考虑撤销立案。那么,交通事故立案后能否撤销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交通事故立案能撤销吗?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立案后,公安机关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会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责任划分,确定是否撤销立案。
一般情况下,对于轻微交通事故,公安机关可能会因事故损害较小、责任明确且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等原因,决定撤销立案。而对于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如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引发刑事案件的,公安机关通常不会撤销立案。
二、交通事故立案后如何撤销?
如果符合撤销立案的条件,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撤销立案申请。具体流程如下:
1.提交申请:
当事人需要向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递交撤销立案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事故损害赔偿证明等。
2.公安机关审查:
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并调查相关情况,确认是否符合撤销立案的条件。
3.作出决定:
如果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则会作出撤销立案的决定,并出具撤销立案证明。
三、交通事故立案撤销后的法律后果
交通事故立案撤销后,原先确定的事故责任划分和处理意见将不再有效。当事人之间因事故产生的赔偿纠纷,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撤销立案后仍存在刑事责任的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仍可以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立案后能否撤销取决于事故的严重程度、责任划分和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一般情况下,轻微交通事故更容易撤销立案。当事人如果需要撤销立案,需要向公安机关提交申请,由公安机关审查决定。撤销立案后的法律后果包括:
事故责任划分和处理意见失效
民事赔偿纠纷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仍存在刑事责任的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仍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