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能动车吗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对于车辆的移动行为,法律有着明确的规定,以保障事故现场的完整性,为后续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一、发生交通事故能动车吗?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在下列情况下不能移动车辆:
造成人身伤亡的;
车辆损坏严重,无法自行移动的;
有明显证据证明属于一方或多方过错的;
涉及公共财产的。
若符合上述条件,驾驶员不得擅自移动车辆,否则将视为妨碍执行公务,可能面临一定的处罚。
二、非人伤事故,车辆移动的注意事项
对于没有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如果车辆能够自行移动,驾驶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停车并保护现场:立即停车,打开危险警示灯,放置警示牌,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2. 联系交警:及时拨打交警报警电话,报告事故情况并等待处理。
3. 拍照取证: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事故现场,包括车辆损坏情况、道路状况,以及周边环境。
4. 交换信息:与对方当事人交换驾驶证、车辆行驶证,以及保险信息。
5. 移动车辆:在经过交警现场勘查并允许移动的情况下,将车辆移动到不妨碍交通的地方。
三、特殊情况处理
1. 轻微事故无人受伤无人担责:如果是轻微事故,且双方对事故原因没有争议,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以自行协商,快速移动车辆,以免影响交通。
2. 车辆被其他车辆碰撞:如果车辆被其他车辆碰撞,驾驶员发现对方已经逃逸,应立即报警,在交警到达前,保护好现场,并收集证据。
3. 车辆无法移动:如果车辆严重损坏,无法自行移动,驾驶员应立即联系交警,等待救援和处理。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是否可以移动车辆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以保障事故现场的完整性,为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提供依据。如有疑问,建议及时联系交警部门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