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逃逸能结案吗
交通事故逃逸是指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责任,驾车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它不仅违反了交通法规,更涉嫌刑事犯罪。
一、交通事故逃逸能结案吗?
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事故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逃离事故现场或者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致使难以确定当事人的行为。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事故逃逸是刑事犯罪,一旦被认定,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
二、交通事故逃逸后构成肇事逃逸罪要怎么判?
交通事故逃逸后是否构成肇事逃逸罪,需要根据以下条件判断:
发生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罪的前提条件是发生了交通事故;
具有主观逃逸意图: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驾车逃离事故现场;
造成一定后果:肇事逃逸行为造成了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或者具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如果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则构成肇事逃逸罪。肇事逃逸罪的量刑根据情节轻重,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一般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交通事故逃逸后还能私了结案吗?
原则上,交通事故逃逸后是不能私了结案的。因为交通事故逃逸属于刑事犯罪,必须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交通事故逃逸后可以私了结案:
当事人双方均为轻微伤,且没有造成公共财产损失;
肇事者已主动投案,并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协商赔偿事宜,达成私了协议。但需要向公安机关备案,并取得公安机关的同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