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和还的少一样吗?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
在如今这个“全民借贷”的时代,很多人对网贷已经不再陌生,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网贷逾期和还款金额少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我还了点钱,总比不还强吧?”或者“我又不是不还,只是现在没钱多还”,于是便心安理得地只还一点点,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虽然看似相似,但在法律层面、信用影响以及后续后果上,差别可不是一星半点。
先搞清楚概念:什么是网贷逾期?什么是还的少?
网贷逾期,是指借款人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归还应还款项,哪怕只晚了一天,也属于逾期。
还款金额少,是指虽然按时还款了,但还的金额不足当期应还的最低额度或全额。
一个是“没按时还”,一个是“没还够”。
两者的区别究竟在哪?
征信记录不同
如果你是逾期未还,那么这笔记录就会被上报到央行征信系统(如果是正规平台),直接影响你的个人信用记录,留下长达5年的不良记录。
而如果你是还的少,比如你本期应还2000元,你只还了500元,很多平台并不会立刻上报逾期,而是标记为“部分还款”或“最低还款”,这种情况下,短期不会影响征信,但长期下去平台可能仍会认定你有违约风险。
逾期=直接征信受损;还的少=暂时没事,但隐患埋得深。
催收力度不同
逾期之后,平台通常会立即启动催收程序,先是短信电话轰炸,严重的话甚至会上门、联系家人朋友,甚至委托第三方催收公司处理。
还的少的情况则相对温和一些,很多平台会选择“提醒”而非“威胁”,但一旦发现你频繁只还一部分,也会怀疑你还款能力,进而采取更严格的风控措施。
法律责任不同
逾期时间过长,尤其是累计超过90天以上,平台可能会起诉你要求偿还本金、利息、违约金等,严重的还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而还的少如果持续不断,平台也可能最终认定你无力偿还,从而同样走向诉讼阶段。
所以说,不管是逾期还是还的少,只要长期存在,都可能面临法律追责。
为什么大家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
主要是因为:
- 很多人不了解贷款合同条款;
- 对征信机制缺乏认知;
- 抱着“我多少还点,应该不算逾期”的侥幸心理。
只要你没按合同约定时间全额还款,就是违约行为,哪怕是还了一部分,也只是减轻了违约程度,并不能完全免责。
遇到困难怎么办?如何正确应对?
如果你确实遇到了经济困难,建议这样做:
-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还款计划,争取延期、分期或减免部分利息;
- 避免拆东墙补西墙,不要用新的贷款去还旧账;
- 保留沟通记录和还款凭证,万一发生纠纷时能作为证据;
- 及时关注征信报告变化,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
记住一句话:坦诚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建议参考】
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陷入“网贷越还越多”的怪圈,或者已经被催收骚扰到无法正常生活,建议尽早寻求专业帮助:
- 可以咨询专业的金融法律顾问;
- 或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债务重组;
- 必要时也可向法院申请个人破产保护(部分地区已试点)。
切勿拖延逃避,否则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较大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虽为信用卡,但类比网贷适用)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合法的网络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违约需承担相应责任。
网贷逾期和还的少不一样吗?答案是:不一样,但结果可能一样糟糕。
前者直接影响信用记录,后者则是“慢性自杀”,慢慢侵蚀你的信任与权益,无论哪种方式,都不能成为长期解决债务问题的办法。
与其纠结于“还得多还是还得少”,不如从一开始就量力而行、理性借贷。借得起,还得起,才是真正的好信用!
如需了解更多法律援助信息,欢迎留言或私信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
网贷逾期 #还的少 #征信影响 #法律风险 #债务协商
网贷逾期和还的少一样吗?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