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到底能赔付多少?这些你必须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走保险”,但你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赔偿都由商业险来兜底,交强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才是第一道保障防线,那么问题来了——交强险到底能赔付多少呢?
什么是交强险?
交强险是由国家法律强制规定的一种责任保险,所有上路行驶的机动车辆都必须投保,它的设立初衷是为了保障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基本权益,无论事故责任归属如何,保险公司都要先行赔付。
哪怕是你全责,对方也能通过交强险获得一定赔偿,这是与商业险最大的区别之一。
交强险赔付限额是多少?
根据现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自2020年9月19日起,交强险的责任限额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
赔偿项目 | 每次事故有责限额 | 每次事故无责限额 |
---|---|---|
死亡伤残赔偿 | 18万元 | 8万元 |
医疗费用赔偿 | 8万元 | 1800元 |
财产损失赔偿 | 2000元 | 100元 |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 死亡伤残赔偿包括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用、残疾赔偿金等;
- 医疗费用赔偿涵盖医药费、诊疗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
- 财产损失赔偿则主要针对车辆、物品等实物损失。
也就是说,如果事故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交强险最高可赔付18万元;若涉及财产损失,则最多赔2000元。
实际案例解析
举个例子,张先生驾驶小轿车与一辆电动车相撞,导致电动车驾驶员骨折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3万元,电动车损坏修理费为2500元。
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首先会启动交强险进行赔付:
- 医疗费部分:赔付上限1.8万元;
- 财产损失部分:赔付上限2000元; 超出部分则需通过商业第三者责任险或者车主自行承担。
交强险虽然赔付有限,但它是最基础、最及时的保障。
交强险赔付流程是怎样的?
- 报警并定责: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报警,等待交警到场处理,并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
- 联系保险公司报案:无论是哪方责任,都应尽快通知各自保险公司。
- 提交理赔材料:包括医疗票据、诊断证明、修车发票、责任认定书等。
- 保险公司审核赔付:保险公司收到材料后会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审核,并支付赔款。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你没有责任,也可以向对方保险公司申请无责赔付,这就是所谓的“无责赔付机制”。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车主,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 充分了解交强险的赔付范围和限额,避免发生事故时措手不及;
- 购买足够的商业三者险作为补充,毕竟18万的人身伤亡赔偿在现实中远远不够;
- 遇到事故冷静处理,保留好所有相关证据,尤其是医疗记录、发票和现场照片;
- 如有争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法条参考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二十一条: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第二十三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
交强险作为一项强制性保险制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交通事故中弱势一方的基本权益,虽然它的赔付额度有限,但在关键时刻却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无论是老司机还是新手上路,了解清楚交强险的赔付标准,才能在发生意外时从容应对。
记住一句话:开车上路,安全第一;保险护航,心中有底!
交强险到底能赔付多少?这些你必须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