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小额逾期上了征信,真的能撤销吗?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问我:“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了几十块钱,结果征信报告上多了一条不良记录,这种情况还能撤销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涉及到征信规则、银行政策以及法律条款的交织,今天我们就从专业角度抽丝剥茧,讲透“信用卡小额逾期上征信如何撤销**”的核心逻辑。
明确一个关键点:并非所有逾期记录都能撤销。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5年,自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但条例也留了一个“口子”——如果征信记录存在错误、遗漏或非本人责任导致的逾期,持卡人有权向银行或征信机构提出异议,要求更正或删除。
如何判断自己的小额逾期是否符合撤销条件?
主动协商:撤销的第一步
如果是因疏忽导致的小额逾期(例如少还了几十元),第一时间联系发卡行说明情况尤为重要,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银行对“非恶意、小额且短期内结清”的逾期有一定宽容度,若持卡人能提供非主观逾期的证据(如系统扣款失败记录、临时资金周转证明),部分银行可酌情向央行申请撤回已报送的征信记录。异议申诉:法律赋予的权利
如果银行拒绝处理,持卡人可直接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交《个人征信异议申请表》,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征信机构需在20日内核查并书面答复,若核查确认是银行报送错误(例如已还款但未及时更新数据),央行将直接删除该记录。特殊情况:不可抗力的突破口
2020年央行等五部门曾联合发文,明确因重大疾病、失业、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的逾期,持卡人可凭证明材料申请信用修复,例如疫情期间部分地区的延期还款政策,就属于这类范畴。
建议参考:
- 逾期后切勿“摆烂”,90天内是协商黄金期,越早处理成功率越高。
- 养成设置自动还款+余额提醒的习惯,避免因小额疏忽“踩雷”。
- 每年至少查询一次个人征信报告(可通过央行官网免费申请),做到心中有数。
相关法条: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二十五条
-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
小编总结:
信用卡小额逾期上征信的撤销并非天方夜谭,但需要把握时效性、证据链、法律依据三大核心,记住两个关键动作:逾期后立即补救,异议时专业举证,更重要的是,维护信用是一个长期过程,与其事后费心撤销,不如提前建立健康的财务习惯,毕竟,信用社会的游戏规则里,预防永远比修复更划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