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贷逾期联系工作单位合法吗?
在现代社会,网贷已经成为很多人解决资金短缺的一种常见方式,而网商贷作为支付宝旗下的一款热门贷款产品,因其申请门槛低、放款快受到了广泛欢迎,一旦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不少借款人会收到平台打到自己单位的电话,这让很多人心生疑虑:网商贷逾期联系工作单位,真的合法吗?
逾期后平台为何要联系工作单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借款人在申请网商贷时,通常会被要求提供包括通讯录、职业信息等在内的个人资料,这些信息在合同中一般都会被注明用于“风险评估”和“债务催收”,从合同条款的角度来看,平台确实拥有一定的权利去联系借款人提供的相关人或单位进行核实或催收。
但问题在于,这种行为是否侵犯了借款人的隐私权?是否属于骚扰行为?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法律条文来进一步分析。
法律角度解读:是否构成侵权?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泄露、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处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
也就是说,虽然平台在合同中有一定依据可以联系借款人单位,但如果其行为超出合理限度,如频繁拨打、言语威胁、造成负面影响,则可能涉嫌侵犯个人隐私权甚至名誉权。
银保监会曾多次发布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在催收过程中不得对无关第三人进行骚扰,更不能以曝光隐私、恐吓等方式施压借款人。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网商贷逾期后,平台频繁联系你的单位,并且已经对你造成了心理压力或影响到了正常工作,建议你采取以下几步措施:
- 保留证据:记录来电时间、内容以及对方身份信息;
- 向平台投诉:通过官方渠道反映问题,要求停止不当催收;
- 向监管部门举报:可向银保监会或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热线进行投诉;
- 寻求法律援助:如有严重侵犯隐私的行为,可考虑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条文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第十七条
处理个人信息应当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基础。《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第十条
催收人员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采用恐吓、欺诈、侮辱等不正当手段催收。
网商贷逾期后平台联系工作单位并非完全违法,但必须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如果其行为已超越催收界限,严重影响到借款人的生活与工作,那就涉嫌违法,我们在享受金融服务便利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面对逾期,最好的方式是积极沟通、主动协商还款计划,避免事态升级,也要提高法律意识,懂得识别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催收,哪些已经触碰红线。
借钱需谨慎,还钱讲信用,维权有底线。
网商贷逾期联系工作单位合法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