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变更后的补偿方式
一、合同变更后的补偿方式
《民法典》没有规定具体的合同变更后的补偿方式,当事人可以根据诚实信用和,根据合同的类型对补偿方式的进行约定。基于合同的自由原则,补偿的方式可以依据当事人的意志进行约定,可以是金钱补偿,也可以用物品或者以一定的行为的方式对对方的损失进行补偿。
二、合同变更的原则和条件
1、合同变更的原则
当事人变更合同应该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根据《民法典》第五条的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如果双方当事人就变更事项达成了一致意见,变更后的内容就取代了原合同的内容,当事人应当按照变更后的内容履行合同。
2、合同变更的条件
合同变更主要包括四个条件:一是存在已成立的合同关系;二是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了变更;三是合同的变更须依当事人协议或依法律直接规定及裁判;须遵守法律要求的形式。
三、主合同变更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1、债权人的变更。债权人的变更即债权让与,是指主合同的当事人将其享有的债权转让给第三人,而其应承担的义务仍由其自行承担的情形。由于债权人的变更只是改变了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对象,并没有加重债务人的责任,保证人的风险也没有增加。
2、债务人的变更。债务人的变更又称债务承担,是指主合同的当事人将其承担的债务让由第三人承担,而其应享有的债权仍由其享有的情形。由于债务人的变更可能会导致没有实际履行能力的第三人承担债务的结果,这对于保证人来说,无疑是加重了其保证责任。
3、债权人、债务人同时变更。债权人、债务人同时变更又被称为债权、债务的概括转让,是指主合同的当事人将其享有的债权和承担的债务一起转让给第三人的情形。由于合同大都是双方当事人既享有一定的权利,又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所以债权人变更、债务人变更在实践中并不多见,更普遍的是债权人、债务人同时变更。
以上是合飞律师小编整理的与“合同变更后的补偿方式”的有关法律知识。《民法典》没有规定具体的合同变更后的补偿方式,当事人可以根据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根据合同的类型对补偿方式的进行约定。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合飞律师的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