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违约损害赔偿方式

一、违约损害赔偿方式

(一)约定损害赔偿,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先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或约定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

约定损害赔偿的法律性质包括:

1、预定性。即损害赔偿数额或损失计算方法在缔约时即预先约定。

2、从属性。即它以主合同的有效成立为前题。

3、条件性。即约定损害赔偿条款在主合同成立并生效后并不能当然生效,而只有在发生了违约行为并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后才能实际生效。

(二)法定损害赔偿的赔偿规则

法定损害赔偿是指由法律规定的,由违约方对受害方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承担的赔偿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法定损害赔偿应遵循以下规则。

1、完全赔偿原则。

完全赔偿原则是指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而对受害人造成的全部损失都应当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具体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积极损失与可得利益损失。但完全赔偿并不意味着各种损害都应当赔偿。在违约责任中,对于因一方违约而造成的人身伤害和死亡及精神损害的都不予赔偿。

2、合理预见规则。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损失赔偿额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只有当违约所造成的损害是违约方在订约时可以预见的情况下,才能认为损害结果与违约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违约方才应当对这些损害进行赔偿。如果损害不可预见,则违约方不应赔偿。

合理预见规则的适用应注意三点:

(1)合理预见规则是限制包括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的损失总额的规则,不仅仅用以限制可得利益的损失。

(2)合理预见规则不适用于约定损害赔偿。

(3)是否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可能损失,应当根据订立合同时的事实或情况加以判断。

3、减轻损失规则。

所谓减轻损失规则是指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否则,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减轻损失规则规定在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一条:“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请求赔偿。”减轻损失规则是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未尽到减轻损失义务,已构成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违反。同时,按照的要求,一方在另一方违约后,未能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其本身也是有过错的,过错人应对自己的过错行为所导致的后果负责。减轻损失的规则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一方的违约导致了损害的发生。这就是说,受害人对损失的发生没有过错,因而不构成双方违约。

(2)相对方未采取合理措施导致损失扩大。在这一点上应主要考虑受害人主观上是否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努力采取一切措施以避免损失的扩大。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仅要在经济上合理,而且要及时,不得在损害以后迟迟不采取措施减轻损害。

(3)造成了损失的扩大。这就是说,违约已经发生并造成了损失,而受害人未能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不过在违反减轻损害义务的情况下,受害人并没有在违约中获得利益。如果违约方的违约行为使受害人得到了某种利益,例如:因违约方的违约而使受害人免除了履行义务,并节省了履行费用,这将在确定损害赔偿额时采取损益相抵的规则,扣除所得的利益,而不适用减轻损害规则。

受害人在采取措施减轻损害的过程中,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4、经营欺诈赔偿规则。

该规则是基于法律的明确而适用的,在法律无明文规定时便不可适用此规则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目前,我国仅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体现了经营欺诈赔偿规则。

约定损害赔偿与法定损害赔偿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其一,约定损害赔偿在一方当事人有违约行为造成对方的损害后,受害人则无需证明具体损害的范围即可依据约定损害赔偿的条款而获得赔偿(如果当事人仅约定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时,则应对实际损害负举证责任);而法定损害赔偿,受害人则必须证明具体损害的范围。其二,在确定适用约定损害赔偿还是法定损害赔偿时,约定损害赔偿有优先适用效力,这点是合同自愿原则的体现。

合同违约的情形有几种

从目前合同履行和实际情况来看,造成当事人违约的原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合同主体方面的原因而造成违约。

2、由于合同的标的不明确、不具体而造成的违约。

3、由于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不明确、不完备而造成的违约。

4、由于主管机关对合同审查、管理不严,合同缺乏可行性研究,所签合同不能履行。

5、市场行情变化或者价格大幅升降,从而影响合同的全面履行,造成当事人违约。

6、因发生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事件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

7、因发生情势变更而导致合同当事人违约。

三、合同违约金的上限是多少

如果合同中只对违约金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约定违约金的比例或数额,并且有关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比例或者金额的,则可按《民法典》中关于承担违约金责任的一般原则执行。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合同违约的责任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金、违约金等。以上就是合飞律师小编整理的对“违约损害赔偿方式”的解答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合飞律师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864712.html

违约损害赔偿方式的相关文章

违约金和违约损害赔偿的区别(违约损害赔偿责任有几种)

违约损害赔偿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给对造成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的赔偿范围包括赔偿范围,一般法定赔偿范围和特殊法定赔偿范围。赔偿范围是双当事人依据自己的意思而定立的赔偿。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违约损害赔偿是什么,范...

何时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是什么

1、以严格责任为主,过错责任为补充的合同责任归责原则。 我国《》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按该规定,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内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当的,无论当事人是否有过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当...

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则(违约损害赔偿有哪几种)

违约损害赔偿规则由两面组成,分别是完全赔偿原则和补损害赔偿的限制。赔偿的范围是由实际失和可得利益的失两部分共同组成的,而补损害赔偿又包括三种,减规则,益相抵和过错相抵。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违约损害赔偿规则是什么? ...

离婚损害赔偿适用于登记离婚吗法律规定(离婚损害赔偿中的损害赔偿仅仅包括物质损害赔偿)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离婚损害赔偿适用于登记离婚吗?相关的法律规定。 离婚损害赔偿适用于登记离婚吗? 不适用。由于中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实质上是离因损害赔偿,...

违约金与违约损害赔偿可以并用吗,请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多久

  一、违约金与违约损害赔偿可以并用吗?   违约金与金是不可以并用的。一般来说,合同中定的违约金应视为对损害赔偿金额的预先确定,因而违约金与损害赔偿是不可以并存的。违约金与法定损害赔偿是否并存,牵涉到的适用是否以发生实际损害为要件以及国家对违约金的干预问题。违约金的运用不以实际损害发...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方式是什么,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都有哪些,因交通事故受伤应收集哪些证据相关的法律面知识。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道路...

产品质量损害赔偿如何承担责任呢,产品质量损害赔偿方式

产品质量损害赔偿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因反法律、法规规定质量标准以及合同定的质量要求,给用户和消费者成失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依照中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可分为—般产品质量的赔偿责任和缺陷产品的赔偿责任。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侵权损害赔偿违约损害赔偿能同时主张吗

一、侵权损害赔偿违约损害赔偿能同时主张吗 在实践中,我们不能够同时主张遵守两份彼此冲突的协议与义务。 举例来说,假设您与某位商业伙伴签署了一份有明确违约责任条款的合,然而在随后的履过程中,对未能严格履行其中的承诺,这就涉及到法律层面上的责任追究问题。 根据相关,违约方必须依照合中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