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合同非根本违约后果

一、合同非根本违约后果

要确定合同违约是否属于根本违约,首先应当明确根本违约与解除合同的关系。根本违约与解除合同的关系并不在于使债权人在另一方根本违约的情况下有了解除合同的权利,而在于它严格限定了债权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防止债权人滥用解除合同的权利。

判定是否构成根本违约,应着重把握以下两个层面:

1、从违约的情节考虑,一方的违约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便构成根本违约。

“不必要”是指订立合同所期望的经济利益不能实现,或者说主要合同意图不能实现。“不可能”是指按合同约定的给付,在事实上不可能。基于违约方的过错成为不可能履行时,非违约方虽然可请求赔偿损失,但只要合同不解除,非违约方就不能从合同关系中解脱出来,不能及时进行积极补救或降低损失。在合同中,非违约方还要履行对等给付义务,对其极为不利,因此,有必要赋予非违约方合同解除权。

2、从违约的后果考虑,单纯的违约并非合同解除的主要根据,以过错作为判断因素之一的违约后果具有严重性才是合同解除的根本原因,而判断违约后果是否严重,应以是否违反合同关键因素,即合同订立的主要目的能否实现为依据。

二、根本违约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违约损害后果与紧密相连,损害后果是损害赔偿责任适用的前提条件,也是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依据。根本违约制度强调违约后果对责任影响的同时,更明确了债权人以解除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补救方式所适用的条件。因为在一方违约以后,仅给付债权人损害赔偿是不公平的,如果债权人不愿继续履行合同,则应允许债权人解除合同,而根本违约制度旨在于明确允许解除合同的情况,给予债权人解除合同的机会。

合同对当事人而言,是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的,从社会角度而言,是为了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因此,是否以根本违约作为解除合同的条件,主要看实现合同利益的关键因素是否被违反。在无法判断时,则应当从是否有利于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来判断是否根本违约。如果因合同被解除给违约方造成的损失远大于非违约方因解除所获取的利益时,就不应认定合同构成根本违约,而应继续履行,同时由违约方对非违约方予以赔偿,以平衡双方利益,实现合同的最大效益。此处理方法只有在无法认定合同的关键因素是否被违反时才能适用。

三、合同违约的情形有哪些

(一)预期违约

亦称先期违约,包括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两种。所谓明示毁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而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表示他将不履行合同。所谓默示毁约,是指在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在履行期到来时将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而另一方又不愿提供必要的履约担保。预期违约表现为未来将不履行合同义务,而不是实际违反合同义务。

(二)违约危险

有些学者认为此种违约只是“一种违约的危险”或“可能违约”,它所侵害的不是现实债权,而是履行期届满前的效力不齐备的债权或“期待权色彩浓厚的债权”。《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可见,中国合同法与英美法的预期违约一样,可分为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两类。

(三)明示毁约

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而明确肯定的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他将不履行合同。明示毁约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1、明示毁约方必须明确地、肯定地、自愿地、不附加任何条件向对方提出违约的意思表示,如果毁约方在作出违约表示时附有条件,则其毁约的意图是不确定的,不构成预期违约。

2、必须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向对方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如果在履行期到来后才提出毁约的属于实际违约。

3、必须表示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妨碍对方追求合同的根本目的,如果被拒绝履行的只是合同部分内容或附属义务,不构成预期违约。

4、明示毁约无正当事由,即毁约方无法定的解除权、撤销权,,合同无效等正当理由。明示毁约构成违约,却是一种独立特殊的违约形态,它与履行拒绝在许多方面构成违约存在着区别,若将两者合二为一,既不利于确定不同的违约行为,也不利于非违约方选择补救措施。

(四)默示毁约

默示毁约是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在履行期限到来时,将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而另一方当事人又不愿提供必要的担保。默示毁约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1、一方预见到另一方到合同履行期到来之时将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预见的内容一般包括对方资金紧张,支付能力欠缺,欠债过多无法清偿债务,商业信用不佳,资产变卖等情况。

2、一方的预见有确切的证据,预见是一种主观臆断,具有强烈的主观因素,为平衡双方的利益,预见方必须以一定的证据来说明自己判断的恰当性。

3、被要求提供履行保证的一方不能在合理的期间内提供充分的保证,若对方在合理的期限内提供充分的保证,则不构成预期违约。

综上所述,若是合同不是根本违约的,那么违约方需要按合同约定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以上便是合飞律师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合同非根本违约后果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合飞律师的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860037.html

合同非根本违约后果的相关文章

租赁合同根本违约的处理方式以及租赁合同根本违约后如何赔偿

  一、租赁合同根本违约的处理方式   根本违约的处理方式有:   1.继续履行,又称强制履行,指在违约方不履行合同时,由法院强制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方式。   2.采取补救措施: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定承担违约责任。   3.赔偿损失,即债务人不履行合同...

租赁合同根本违约情况以及民法典中租赁合同根本违约后如何赔偿

  一、租赁合同根本违约情况   中根本违约情况有:   一般认为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情形就视为根本违约。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根本违约的补救方式有哪些以及合同根本违约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一、合同根本违约的补救方式有哪些   合同根本违约的补救方式有损害赔偿、宣告解除合同、承担利息等。   1、损害赔偿:一方当事人合同应负责的损害赔偿额,应与另一方当事人因他合同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赔偿损失的范围,一般包括财产的毁损,减少和为减少或消除损失所支出...

根本违约条款包括哪些,根本违约怎么分类

根本违约条款包括哪些,根本违约怎么分类 一、法律关于根本违约的条款 《》   第五百六十三条 【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

根本违约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根本违约的类型

  一、根本违约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本违约的法律规定有以下几点:   1.《》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定一方违约时应当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据当事人的请求予...

合同约根本违约情形的认定(购房合同违约后的声明有效吗)

购房合同违约情形需要合同中体现的。购房合同中涉及到的问题很复杂,因此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在双方签署合同时就对违约的行为进行充分的定,目的就是避免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购房合同违约情形需要合同中体现吗? 购房合同违约情形需要合同中体现。...

合同根本违约后果有哪些

一、合同根本违约后果有哪些 在买卖合同中,出现合同根本违约的情况时,往往会导致合同的解除。如尚未履行则终止履行;如已履行,则据履行的情况和合同性质进行处罚。 我国《》第97条规定:“,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据履行的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根本违约后果会怎样

根本违约后果会怎样 根本违约这种情况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就是会涉及到一些赔偿问题,当出现了严重情况的时候有可能还需要承担一定的。 1、根本违约的溯及力问题 我国《》第92条规定:“,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据履行的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具体说来:(1)返还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