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平安2万信用卡1年多了,今天警察打电话了
原创文章内容
一位读者焦急地咨询:“欠平安银行2万信用卡1年多了,今天突然接到警察电话,说再不还款就要立案,这是真的吗?” 类似的情况在信用卡逾期群体中并不少见,但接到“警察来电”往往让人陷入恐慌,作为专业律师,我必须提醒大家:信用卡纠纷是否涉及刑事责任,关键要看是否存在“恶意透支”行为。
核实来电真实性至关重要,近期电信诈骗猖獗,不法分子常冒充公检法人员威胁还款,若接到类似电话,应要求对方提供警号、单位信息,并主动联系银行或当地派出所确认,根据《刑事诉讼法》,普通信用卡纠纷属于民事案件,公安机关一般不会直接介入催收,除非有证据证明持卡人存在非法占有目的(如伪造资料办卡、大额透支后失联)。
欠款2万元的法律风险如何界定?
根据《刑法》第196条,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为“恶意透支5万元以上”,若欠款本金未达此金额,通常不构成刑事责任,但需注意:
- 逾期利息、违约金不计入“恶意透支”金额,银行催收时可能混淆概念施压;
- 若长期逃避催收(如更换联系方式、转移财产),可能被认定为“恶意”,即便金额不足5万,仍可能面临民事诉讼甚至被列入失信名单。
接到警察电话的正确应对方式:
- 保持冷静,记录通话时间、内容,要求对方提供书面通知;
- 立即联系银行协商还款方案,争取停息挂账或分期;
- 咨询专业律师,评估是否存在法律漏洞或被误判风险。
建议参考
- 核实身份:通过110或银行官方电话回拨确认;
- 保留证据:录音、短信、邮件均需存档;
- 协商优先:主动联系银行说明困难,避免被起诉;
- 法律兜底:如已收到法院传票,务必委托律师应诉。
相关法条
- 《刑法》第196条:恶意透支信用卡5万元以上,经两次有效催收超3个月未还,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民法典》第679条:借款人应按约定还款,逾期需支付利息及违约金;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74条:经济纠纷应由法院管辖,公安机关不得越权干预。
小编总结
信用卡逾期后接到“警察电话”,切勿自乱阵脚!关键要厘清三点:
- 是否为真警察?——诈骗分子最擅长制造恐慌;
- 是否构成“恶意透支”?——金额、动机、行为缺一不可;
- 如何止损?——协商还款比逃避更有效。
法律保护的是诚实但暂时困难的债务人,而非恶意逃债者。 与其担惊受怕,不如主动出击,用合法途径化解危机!
,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