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上信用卡被起诉了怎么办
原创文章内容:
信用卡透支后无力偿还,突然收到法院传票,许多人第一反应是惊慌失措,甚至选择逃避,但逃避只会让问题更严重!作为专业律师,我必须强调:冷静应对、主动解决才是唯一出路。以下是针对“还不上信用卡被起诉”的实战指南,助你化被动为主动。
第一步:核实起诉真实性,避免“假催收”陷阱
收到起诉通知后,先通过法院官网或12368热线查询案件编号,确认是否真实立案。部分催收公司会伪造法律文书施压,切勿被“假起诉”吓到。若确认被起诉,需在15天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这是你的合法权利!
第二步:主动联系银行,争取庭前和解
银行起诉的最终目的是收回欠款,而非让持卡人“坐牢”。立即联系银行客服或法务部门,说明还款意愿并提出分期方案。例如提供收入证明,申请减免利息或延长还款期限,若双方达成协议,银行可能撤诉。
第三步:准备关键证据,避免“恶意透支”定性
根据《刑法》第196条,只有“恶意透支”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务必保留失业证明、医疗记录等材料,证明非主观恶意拖欠。例如疫情期间收入骤减、突发重病等,均可作为减免责任的依据。
第四步:出庭应诉,主张合法权益
即使协商未果也需按时出庭!法院判决时会综合考虑还款能力,强制执行的金额可能低于本金加利息。若缺席审判,银行可能申请冻结资产、纳入失信名单,后果更严重。
第五步:按判决履行义务,避免二次失信
法院判决后,需严格按照裁定金额还款。若仍无力偿还,可申请执行和解,或通过劳动报酬分期抵扣。切忌再次违约,否则可能面临司法拘留!
建议参考:
- 收到催收电话时录音,避免言语冲突;
- 每月主动偿还部分款项(哪怕100元),证明非恶意逃避;
- 优先偿还5万元以下欠款,避免触发刑事立案标准。
相关法条:
- 《民法典》第678条:借款人可申请展期,银行应及时回复;
- 《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后15日内提交答辩;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可申请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
- 《刑法》第196条:恶意透支超5万元且经两次催收未还,可追究刑事责任。
小编总结:
信用卡逾期被起诉并非世界末日,关键在于是否积极应对。从核实起诉到庭前协商,每一步都需理性行动,银行更在乎收回本金,法院也倾向调解而非惩戒。与其逃避成为“老赖”,不如主动谈判化解危机。法律既保护债权人也保护债务人,用好你的权利,才能绝处逢生!
文章核心思想提炼:
逾期被起诉后,逃避=自毁!通过核实起诉真实性、主动协商、准备证据、依法应诉四步走,完全有机会扭转局面,法律是盾牌而非枷锁,积极应对才能守住信用底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