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法院起诉要什么流程
一、起诉前的准备工作
撰写起诉状
1、起诉状需明确原被告双方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并详细列明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
2、若被告下落不明,需在诉状中注明并提供其原户籍地或相关信息。涉及财产或行为给付的,需写明具体种类、数量或行为要求。
收集证据材料
包括合同、收据、照片、视频等能支持诉讼请求的原始证据及复印件 。
1、根据被告人数准备起诉状副本(一般为“被告人数+1份”)。
2、确定管辖法院
3、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需向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
4、特殊案件(如医疗事故、不动产纠纷)可能适用专属管辖规则。
二、立案阶段
提交材料
1、携带起诉状、证据原件及复印件到法院立案庭提交申请 。
2、部分法院支持线上立案(需通过法院官网或诉讼服务平台操作)。
审查与受理
1、法院在7日内审查材料,符合条件则立案并通知缴费;不符合则退回或要求补正。
2、诉讼费用根据案件类型和标的额确定,需在指定期限内缴纳
三、法院审理阶段
送达与答辩
1、法院立案后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被告需在15日内提交答辩状。
2、原告收到举证通知后,需在指定期限内补充证据。
庭前调解(可选)
法院可能组织双方调解,达成协议的可制作调解书并结案;调解失败则进入庭审。
开庭审理
1、法庭调查:双方陈述诉求,举证质证,证人出庭作证 。
2、法庭辩论:围绕争议焦点展开辩论,法官可能提问或总结争议点。
3、最后陈述:双方总结观点,法官宣布休庭 。
判决与执行
1、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作出判决书,当事人不服可在15日内上诉(二审终审)。
2、生效判决需被告主动履行,否则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民法典》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