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到法院起诉
到法院起诉基本流程如下:
1. 确认起诉条件
有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
案件属于法院受理范围且未超诉讼时效(一般民事案件3年)。
2. 准备材料
起诉状:写明原被告身份信息、诉讼请求(如赔偿、离婚等)、事实与法律依据;
证据材料:与诉求相关的证据(合同、协议、侵权证明、财产清单等);
原被告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本等)。
3. 确定管辖法院
一般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侵权行为地等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4. 提交起诉材料
到法院立案庭或通过线上诉讼平台提交起诉状及证据;
- 法院审查后符合条件则立案,通知缴费。
5. 缴纳诉讼费
按案件类型缴纳费用(如离婚案件50-300元,财产案件按标的额比例计算),逾期未缴视为撤诉。
6. 等待开庭
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安排举证期及开庭时间;
可申请诉前调解(非必经程序)。
7. 出庭应诉
按时到庭陈述诉求、举证质证;
未到庭可能按撤诉或缺席判决处理。
8. 等待判决
法院根据证据及辩论作出判决;
不服判决可在15日内上诉(民事案件)。
9. 执行判决
胜诉后对方不履行,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注意:复杂案件建议委托律师代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