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借到多少岁可以借?年轻人借钱的法律边界你知道吗?
在当今社会,借贷已经不再是成年人之间的专属行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很多未成年人甚至还在读高中的学生,也开始接触到各种贷款平台,今借到”这类主打小额、短期借款的产品,于是很多人不禁要问:今借到多少岁可以借?未成年真的能合法借贷吗?
今借到多少岁可以借?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点: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才有资格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包括借贷合同。今借到等网络借贷平台,理论上是不允许未满18周岁的用户注册并借款的。
但现实情况中,有些未成年人通过冒用他人身份证、借用父母手机等方式完成实名认证和绑定银行卡,成功申请贷款,这就埋下了不少隐患。
未成年人借款是否有效?
这是关键问题,按照《民法典》规定:
-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原则上无效;
- 16-18周岁之间,如果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则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签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有效;
- 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即16岁以下或虽满16岁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其签订的借款合同需经法定代理人(如父母)追认才有效。
即便未成年人通过非法手段借款成功,一旦发生纠纷,该合同很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这也意味着平台无法通过法律手段强制追偿债务。
家长是否需要承担还款责任?
这取决于家长是否知情并同意,如果家长对子女的借款行为毫不知情,且借款并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支出,那么一般情况下家长不承担连带偿还责任,但如果借款是以家庭名义进行,或者家长曾经默认、授权过该行为,则可能涉及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频繁借贷的危害
除了法律风险外,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理财能力和风险意识,一旦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多头借贷陷阱,不仅会影响学业,还可能导致心理压力过大,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家长,务必关注孩子的消费习惯和网络使用情况,及时设置支付密码、限制信用额度,并加强金钱观教育;
如果你是学生,切勿盲目攀比、超前消费,更不要轻信所谓“无门槛借款”,以免掉入高利贷、套路贷的深渊;
如果你是平台方,请严格履行身份审核义务,避免因违规放贷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 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小编总结】
“今借到多少岁可以借?”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关乎青少年成长与金融安全的重要议题,虽然法律规定了借款主体的年龄下限,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不少漏洞和灰色地带,作为社会的一员,无论是平台、家长还是青少年自身,都应提高警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法治意识,才能真正实现理性借贷、远离金融陷阱。
今借到多少岁可以借?年轻人借钱的法律边界你知道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关键提示:年满18岁才是合法借款的基本前提,任何绕开这一规定的借贷行为都存在极大风险,请珍爱信用,量力而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