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收到信息说冻结所有财产,是真的吗?
最近有不少网友反映,自己因为网贷逾期,突然收到了一条令人震惊的短信或电话:“您因网贷严重逾期,已被法院列入失信名单,并将冻结您名下所有财产!”很多人看到这条信息后顿时慌了神,生怕自己的银行卡、房子、车子等资产一夜之间被“清零”。
那么问题来了:网贷逾期真的会被冻结所有财产吗?这类信息到底是真是假?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网贷逾期收到“冻结财产”通知,可信度有多高?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网贷逾期确实可能引发法律后果,但并不等于会立刻“冻结所有财产”。
现实中,很多催收人员为了施加心理压力,会使用恐吓式催收手段,比如通过发送带有“冻结账户”、“列入黑名单”、“坐牢”等字眼的信息来逼迫借款人还款。这些信息往往夸大其词,甚至涉嫌违法催收行为。
真正意义上的“冻结财产”,需要经过司法程序,也就是说:
- 债权人(平台)必须先向法院提起诉讼;
- 法院审理并判决你败诉;
- 对方申请强制执行;
- 法院才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冻结你的银行账户或其他财产。
如果你只是逾期了几千块的小额网贷,对方不可能直接跳过起诉流程就冻结你的财产。这种“未审先判”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哪些情况下才可能被冻结财产?
虽然大多数所谓的“冻结通知”是虚张声势,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面临财产冻结的风险,以下几种情形要特别注意:
- 金额较大且长期恶意拖欠:比如欠款几万元以上,且失联、拒绝协商;
- 被正式起诉并败诉后仍拒不履行:这时候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存在转移资产、逃避债务的行为:法院可能会采取保全措施,防止你转移财产。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确实有权依法查封、冻结你的部分财产,但不会是“所有财产”,也不会立即执行。一切都会依法依规进行。
遇到类似信息该怎么办?
如果你收到了“冻结财产”类的信息,建议按照以下步骤冷静处理:
- 不要恐慌,先判断信息来源是否正规,是否有具体的法院名称、案号等;
- 核实真假,可以通过拨打当地法院查询电话或者登录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看自己是否被列为被执行人;
- 保留证据,包括短信、电话录音等,以防遭遇非法催收;
- 主动沟通协商,如果确实无力偿还,可以尝试与平台协商分期、延期等解决方案;
- 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条文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法院在执行阶段可采取以下措施:
- 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 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但请注意,上述措施必须是在法院已经作出生效判决并进入执行程序之后,而不是简单的逾期行为即可触发。
“网贷逾期收到信息说冻结所有财产”这一说法,绝大多数时候是催收手段之一,不必过度惊慌。 真正的财产冻结需经法律程序,绝不会“未经审判即行执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长期恶意拖欠确实可能面临法律追责。
理性面对逾期,积极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如果你已经陷入网贷困境,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合理合法地维护自身权益。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法律始终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网贷逾期收到信息说冻结所有财产,是真的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