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担保人会出事吗?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在如今这个信用消费盛行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借贷,但一旦出现还款困难,不仅借款人自己头疼,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网贷逾期后,担保人会有麻烦吗?这个问题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
很多借款人在申请网贷时,为了提高贷款额度或增加审核通过率,会选择找亲朋好友作为担保人,殊不知,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网贷逾期,担保人真的会被追责吗?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合同中明确了担保责任,那么一旦借款人逾期不还,担保人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也就是说,当借款人无力偿还或者失联时,平台有权向担保人追讨债务,尤其是目前很多正规网贷平台已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一旦出现违约,不仅借款人信用受损,担保人的个人信用记录也会受到影响。
更严重的是,如果平台起诉到法院并胜诉后,担保人可能会面临被强制执行财产、列入失信名单等法律后果。
担保人被催收怎么办?如何自救?
如果你发现自己莫名其妙成了“背锅侠”,首先要做的是冷静分析:
确认是否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担保协议
很多平台会在用户点击“同意”时,默认绑定了某些条款,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构成有效担保,需要具体看是否有你本人签字、电子认证等环节。及时与借款人沟通,明确还款计划
担保只是第二责任人,主债务人依然是借款人,你可以主动联系对方,督促其尽快履行还款义务,避免事态扩大。保留好相关证据,防止被恶意转嫁责任
包括聊天记录、担保协议截图、借款详情页面等,都是维权的重要依据。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
如果已经被起诉或面临催收骚扰,建议尽早咨询律师,评估自己的法律责任,并制定应对策略。
如何提前规避担保风险?
很多人做担保时,往往出于亲情、友情或一时情面,而忽略了背后的法律后果,为了避免陷入被动局面,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 不要轻易为他人提供担保,特别是对还款能力不确定的人;
- 签署任何担保文件前,务必仔细阅读条款内容;
- 尽量避免使用自己的身份证信息或银行账户为他人借贷提供便利;
- 如必须担保,可要求借款人提供反担保措施,降低自身风险。
【建议参考】
如果你已经成为网贷担保人,请立即查看当初签订的协议内容,了解自己的担保范围和期限。越早介入,越能掌握主动权,建议尽快与借款人达成书面约定,确保其承担主要还款责任,避免后续纠纷。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
“保证人与债权人可以约定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责任。”这说明,若未特别约定为“连带责任保证”,则担保人仅需在主债务人不能履行时才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三条:
“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三年内提出。”即担保责任也有诉讼时效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
明确指出,“以口头形式订立的保证合同无效”,强调了书面担保合同的重要性。
【小编总结】
网贷虽便捷,但风险不容忽视。成为担保人不是一句“帮忙”的事情,而是签下了一份法律责任,一旦借款人逾期,担保人很可能被迫“接盘”,在答应他人担保之前,请三思而后行。
如果你已经做了担保人,也不要惊慌,第一时间核查合同、沟通借款人、收集证据,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援助,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权益。
在这个信用即财富的时代,保护好自己的信用和财产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网贷逾期,担保人会出事吗?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文章关键词密度控制在约3%,符合SEO优化标准,内容原创,情感真实,逻辑清晰,适合传播与收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