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贷逾期三个月后催收电话越来越频繁?背后有哪些话术套路你必须知道!
在如今这个信用消费盛行的时代,网贷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缓解资金压力的重要方式,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网贷逾期,尤其是当逾期时间超过三个月后,很多借款人开始频繁接到催收电话、短信甚至上门催收。为什么是三个月?这背后的逻辑和催收话术又有哪些常见的套路呢?
逾期三个月为何成为“重点催收”节点?
大多数网贷平台将逾期分为几个阶段:
- 1-30天为轻度逾期,系统自动发送提醒短信;
- 31-90天为中度逾期,客服会进行人工催收;
- 超过90天即为重度逾期,往往会被转交给第三方专业催收公司,甚至启动法律程序。
也就是说,当你逾期满三个月时,你的账户很可能已经被列为高风险客户,催收力度自然也会随之升级,催收人员为了尽快回款,往往会采用一些具有心理压迫性的话术来施压。
网贷逾期三个月常见催收话术揭秘
以下是现实中常见的几种催收话术类型,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情感共鸣型
“我们也理解你现在困难,但平台也要运营,你这样拖下去对我们谁都不好。”
这类话术看似“体谅”,实则是在降低你的防备心,试图让你产生愧疚感,从而主动还款。
恐吓威胁型
“再不还钱就要起诉你了,到时候法院强制执行,冻结银行卡、影响子女上学!”
这种话术带有明显的情绪施压成分,虽然部分情况属实,但也不乏夸大其词,目的是制造恐慌心理。
虚假承诺型
“只要你今天打个两万,我们这边就给你减免一部分利息。”
这种话术多用于诱导借款人先还一部分款项,然后再继续追讨剩余金额,是一种典型的“分步收割”策略。
亲情绑架型
“我们已经联系过你父母/朋友了,再不处理可能会影响他们征信。”
这是最让人反感的一种方式,利用借款人的社会关系施加压力,虽然违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屡见不鲜。
面对这些催收话术,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你已经逾期超过三个月,建议采取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 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带跑,无论对方如何施压,都要理性对待,避免冲动还款或做出不理智行为。
✅ 录音取证,保留证据,如果对方有侮辱、恐吓等违法行为,可以留存录音作为维权依据。
✅ 核实身份,防止诈骗,真正的催收人员不会随意泄露你的欠款详情,更不会要求你通过非官方渠道转账。
✅ 协商分期,争取减免费用,如果确实无力一次性还清,可以尝试与平台协商制定新的还款计划。
相关法律法规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刑法》以及《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等相关法律规定:
📌 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 第二百七十四条:以暴力、威胁等方式非法讨债,情节严重的可构成寻衅滋事罪或敲诈勒索罪。
📌 银保监办发〔2017〕141号文件明确规定:严禁暴力催收、骚扰借款人亲属等行为。
任何超出合法范围的催收行为都是违法的,借款人有权依法维权。
网贷逾期三个月并不是世界末日,但确实是需要认真面对的转折点,面对催收电话,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了解他们的套路,掌握法律武器,理性应对,合法的债务关系受法律保护,同样,你的合法权益也不容侵犯。
如果你正处在逾期焦虑中,请务必冷静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合理规划还款路径,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法律帮助,别让一时的压力,毁掉你未来的信用和生活节奏。
为什么网贷逾期三个月后催收电话越来越频繁?背后有哪些话术套路你必须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