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老是发信息过来说起诉,是真的吗?还能不能协商解决?
在如今这个“全民贷款”的时代,网贷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因为一时的资金周转问题,可能会出现网贷逾期的情况,而一旦逾期,最让人头疼的不是催收电话,而是一条条威胁性质的信息:“您已严重违约,我司将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和法律责任。”
看到这样的信息,很多人会感到恐慌,甚至焦虑得睡不着觉,那么问题来了——网贷逾期了真的会被起诉吗?这些发信息说要起诉的,到底是真是假?
为什么网贷平台总是发信息说要起诉?
这种做法在业内被称为“软性施压”,是一种常见的催收手段,通过发送带有法律术语或恐吓语气的信息,目的是让你产生心理压力,从而促使你还款。
这类信息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 使用“起诉”、“法律追责”、“征信黑名单”等关键词;
- 显示为来自所谓的“法务部”、“风控中心”;
- 多数情况下不会留下具体联系方式或正式函件。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些信息可能是“虚张声势”,但也有可能是在提醒你对方已经开始准备走法律程序。切勿轻视每一条催收信息。
网贷逾期真的会被起诉吗?
答案是:有可能,但不是百分百发生。
是否起诉,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 欠款金额大小:一般小额逾期(如几千元以下),平台考虑到成本问题,可能不会轻易走诉讼程序。
- 你的态度和配合度:如果你一直保持联系,并表达了还款意愿,很多平台会选择协商处理。
- 平台性质与政策:部分正规持牌金融机构,为了维护自身合规形象,更倾向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 逾期时间长短:超过90天甚至半年仍未还清,被起诉的风险显著上升。
如果你已经逾期了一段时间,并且多次收到“起诉”相关的信息,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
面对威胁性的信息,我们该怎么办?
不要慌,你可以做以下几件事来保护自己:
- 保存所有短信和通话记录,以备将来维权使用;
- 核实信息来源,看是否属于官方号码或真实平台;
- 主动联系平台客服,表明还款意愿,争取协商分期或延期;
- 避免情绪化回应或直接失联,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建议参考:
如果你目前正面临网贷逾期频繁收到起诉威胁信息的情况,建议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应对:
- 理性评估自己的债务情况,列出每笔借款的本金、利息、逾期天数;
- 优先处理高利率或有暴力催收倾向的贷款;
- 主动沟通协商还款计划,表达诚意;
- 遇到恶意催收可向银保监会、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热线投诉;
- 如确实无力偿还,可考虑申请个人破产或通过法律途径重组债务。
相关法条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如果你遭遇了带有侮辱、威胁、骚扰性质的催收行为,可以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保留证据并依法维权。
网贷逾期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当你每天都在收到各种“即将起诉”的短信时,更容易陷入焦虑和无助中,但我们要明白一点:大多数时候,平台发信息说起诉只是为了催你还钱,而不是马上就会采取法律行动。
与其担心会不会被起诉,不如主动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及时沟通、积极协商,才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如果真的面临诉讼风险,也请记得保留证据、寻求专业帮助,法律始终是你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
最后提醒大家:量入为出,理性借贷,才能真正远离债务困扰。
原创声明:本文由法律顾问团队独家撰写,内容真实、合法、有效,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网贷逾期了老是发信息过来说起诉,是真的吗?还能不能协商解决?,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