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保护多久,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一、版权保护多久,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版权保护的时限呢,大概这么回事儿:首先,作者自己的那啥,署名权啊啥的,还有小改动一下的权力,以及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力,这些都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其次呢,对于个人的作品来说,比如你写了个小说啦,画了幅画啦之类的,那你的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等等这些权利,保护期就是从你出生那天开始算起,到你去世后的第50年结束,也就是截止到你去世后的第50年的12月31号为止;如果这是你跟别人一起搞出来的作品,那就以最后那个死掉的人去世后的第50年的12月31号为准。
再然后呢,如果这个作品是某个或者组织做出来的,或者是他们员工的工作成果,那么这个作品的版权(除了署名权以外),就归这个公司或组织所有,他们的发表权保护期也是50年,从作品创作完成后的第50年开始算起,到第50年后的12月31号结束;而复制权和发行权这些权利的保护期也是50年,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50年开始算起,同样也是到第50年后的12月31号结束。
不过呢,如果这个作品在创作完成后的50年内都没被发表过的话,那法律就不会再保护它了。
最后呢,关于视听作品,它们的发表权保护期也是50年,从作品创作完成后的第50年开始算起,到第50年后的12月31号结束;而复制权和发行权这些权利的保护期也是50年,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50年开始算起,同样也是到第50年后的12月31号结束。
但是呢,如果这个作品在创作完成后的50年内都没被发表过的话,那法律还是不会再保护它了。
《》第二十二条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
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视听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二、如何给自己的短片申请版权
提交申请版权登记的作品须遵守以下具体步骤:首先,请您按照要求向国家版权局呈交欲申请版权登记的原创作品;其次,在完成作品备案的过程中,作者本人或代表人有责任将相关的申请证明资料递交给国家版权局并负责填写授权登记详表及版权承诺函。
若经过严格审批无任何质疑,版权局便会在接下来的一个自然月份内快速且准确地完成作品后期注册工作,且将发放作品登录证书给您。
另外,此次申请版权登记所需提交的详细资料如下:
(1)版权所有权人和工作者的明文件以及工作证件的原始件及其复印件。
(2)办理作品自愿进行版权登记的手续申请书。
(3)版权登记作品说明书:主要是对作品的核心内容以及创作过程进行简要概述。
(4)版权登记作品的原始件及其复印件。
(5)版权登记的权利。
三、版权登记流程是什么
首先我们得明白版权登记的大致流程是怎样的:做好准备工作——填写申请表格——提交审核文件——交纳申请费用——登记部门开始处理您的申请——必要的话还需要对部分申请文件进行修改(这不是一定要做的)——最后就可以拿到属于自己的登记证书。
关于准备工作,需要在官网上找个指定地方或者让中介公司帮助您填写并提交版权登记申请表格。
在填写过程中,要按照他们的指示和要求来完成相关信息的填写。
接下来就是提交审核文件了。
这个时候,您需要按照具体要求上传或者邮寄到指定收件地址。
紧接着,就是费用问题。
如果提交上去的文件都符合要求,那么登记部门就会发送一份缴费通知给您。
此时,根据提示,您可以选择银行转账等方式付款。
当付款成功后,登记部门会在收到钱款后在规定时间给予您答复,并且会告诉您已经开始受理您的申请。
同时,他们还会给您发一封用于证明您确实交过费用的通知书以及发票。
紧接着,部分申请文件可能会因某些原因而有不足之处,这时您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对资料进行相应修改,在规定的时间内再次提交上来。
如果到期了您还没进行改正而且也没有任何说明,那么登记部门将会默认您放弃这次申请。
最后经过审批通过之后,您就能顺利拿到自己的登记证书。
以上是关于版权保护多久,法律是如何规定的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