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超三年了起诉期过了吗?你可能不知道的法律真相!
在如今这个“全民信贷”的时代,网贷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经济压力增大,一些人选择了“躺平”——不再还款,想着时间一长是不是就不用还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疑问浮出水面:网贷逾期超三年了起诉期过了吗?
逾期三年,真的一了百了吗?
很多人以为,只要欠款超过三年没被催收或者起诉,就可以“自动免责”,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在我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民事诉讼的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也就是说,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三年内可以提起诉讼,如果这三年内债权人没有采取任何法律行动,那么债务人可以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一般不会支持债权人的请求。
但问题来了:是否真的过了三年就不能起诉?关键在于“时效中断”!
催收公司给你打过电话、发过短信、寄过信函、甚至你在微信上承认过这笔债务,这些都可能构成时效中断,意味着三年的诉讼时效会重新起算!
网贷逾期超三年了起诉期过了吗?答案是:不一定!
法律上怎么界定“诉讼时效”?
举个例子:小王2019年借了一笔网贷,2020年就开始逾期,从他第一次逾期开始,网贷平台就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那么从那一刻起,诉讼时效就开始计算,到2023年为止,刚好三年。
但如果在2022年,平台给他发了一封催款函,或者他回复了一句“我知道这笔钱还没还”,这就构成了时效中断,新的三年诉讼时效就会从2022年开始重新计算。
换句话说,即使已经逾期超过三年,只要你有回应、有沟通、有部分还款,都有可能让诉讼时效“重启”。
逾期三年后,还能被起诉吗?
答案是:有可能,虽然诉讼时效到了,但起诉权并没有消失,也就是说,即便超过诉讼时效,债权人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只是你可以在法庭上提出“时效抗辩”,法院才会判断是否支持你的主张。
但要注意的是,很多小额网贷平台为了节省成本,会选择不走诉讼程序,而是把债务打包给第三方催收机构进行“软性施压”。
不是不能起诉,而是他们愿不愿意起诉的问题。
建议参考:
如果你确实存在网贷逾期已经超过三年的情况,建议你可以这样做:
- 不要轻易回应催收信息,尤其是涉及金额和还款意愿的内容;
- 保留好所有与平台或催收人员沟通的记录,以防日后产生争议;
- 如有能力,可协商一次性结清,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 若收到法院传票,一定要积极应诉,并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 必要时请咨询专业律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面对网贷逾期,很多人抱着“拖着就能赖掉”的侥幸心理,但实际上,诉讼时效并不是一笔勾销债务的万能钥匙,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信息高度透明的情况下,一次简单的短信、通话,甚至朋友圈互动,都可能成为时效中断的关键证据。
如果你还在想:“网贷逾期超三年了起诉期过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远比表面复杂得多。合理应对、谨慎处理,才能真正守住自己的法律权益。
网贷逾期超三年了起诉期过了吗?你可能不知道的法律真相!,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