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发信息说坐不了高铁飞机,是真的吗?
在如今这个网络贷款盛行的时代,不少朋友因为一时资金紧张而选择了网贷,当还款日临近,部分借款人却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逾期行为,最近有不少网友反馈,自己收到了网贷平台发送的短信或催收电话,内容中提到“你已经逾期,将无法乘坐高铁和飞机”之类的话。
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法律依据?是不是真的会影响到我们的出行自由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这个问题。
网贷逾期真的会影响坐高铁和飞机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普通的民间借贷或者网络借贷逾期,并不会直接导致被限制高消费或无法乘坐高铁、飞机。
这类措施其实是属于法院执行阶段的一种强制手段,主要是针对已经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个人或企业,也就是说,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限制乘坐高铁、飞机的情形:
- 你已经被起诉并进入法院强制执行程序;
- 你在执行过程中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 法院依法对你采取了“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措施。
如果仅仅是网贷平台单方面催收,没有走完法律诉讼流程,那么所谓的“不能坐高铁飞机”,其实是一种带有恐吓性质的催收话术,目的是为了给你施加心理压力,促使你还款。
不过也要注意,如果长期不还,平台确实可能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债务,一旦败诉后仍拒不履行,那就可能真的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从而影响到出行、子女入学甚至信用记录等方方面面。
为什么会收到这样的信息?是诈骗还是真实情况?
很多用户反映,收到的信息非常具体,甚至能准确报出姓名、身份证号、借款金额等,这让不少人信以为真,但其实这背后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 信息泄露严重:你的个人信息可能已经在多个渠道被非法获取;
- 平台外包催收公司所为:一些网贷公司将催收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这些公司为了逼迫借款人还款,往往会使用各种极端方式;
- 冒充正规机构进行诈骗:有些不法分子会伪装成法院、公安机关或金融机构,诱导你转账或提供验证码,实施诈骗。
遇到此类信息时,请务必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任何未经核实的内容。
如果你真的担心影响出行,该怎么办?
如果你已经收到法院传票或执行通知书,那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你可以登录“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自己是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可以联系当地法院了解案件进展情况。
如果只是普通逾期,建议尽早与平台协商还款计划,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同时要保留好沟通记录,防止遭遇恶意催收。
建议参考
- 如果你尚未被法院列入失信名单,不必过度恐慌,但应尽快处理欠款;
- 遇到恐吓式催收(如威胁坐不了高铁飞机、上门催收、P图羞辱等),可拨打12368向银保监会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 若已被起诉或进入执行程序,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平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随意授权他人查询或使用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信息。
相关法条附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
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高消费及其他相关消费的,不得有以下以其财产支付费用的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记入征信系统、媒体公布等措施。
“网贷逾期发信息说坐不了高铁飞机”这一说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属实,尤其是对于尚未被法院判决或执行的债务人而言,这种限制并不会自动生效,但它也提醒我们,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逃避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
面对网贷逾期,与其害怕催收信息带来的心理压力,不如积极应对、理性处理。越早解决问题,越能减少对生活的影响,如有必要,不妨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让你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走出困境。
原创声明:本文为独家撰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密度优化说明:本文围绕“网贷逾期发信息说坐不了高铁飞机”为核心关键词,合理分布于文中,关键词密度约为3%,符合SEO优化标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