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的情形有哪些
一、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的情形有哪些
知识产权包含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的侵权情形各有不同:
-著作权侵权: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未经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等。比如,未经授权将他人小说改编成电影。
-专利权侵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包括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像未经授权生产销售专利产品。
-商标权侵权:未经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等。例如,销售假冒名牌商品。
知识产权侵权情形多样复杂,权利人发现侵权行为,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协商、行政投诉或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可以仲裁知识产权吗
仲裁可以适用于知识产权纠纷。
知识产权涵盖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多个领域。只要纠纷双方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约定将特定知识产权争议提交仲裁解决,仲裁机构便可行使管辖权。
在知识产权仲裁中,仲裁庭通常由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仲裁员组成,他们能准确理解和判断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而且,仲裁具有保密性,这对于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和技术秘密至关重要,可避免纠纷公开化对企业声誉和市场竞争力的负面影响。此外,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相较于漫长的诉讼程序,能更高效地解决纠纷,使当事人的权利尽快得到确定和保障。
不过,并非所有知识产权纠纷都适合仲裁,某些涉及公共利益或必须由特定司法机关专属管辖的案件,不适用仲裁。所以,当事人在选择仲裁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时,需仔细考量自身情况和纠纷性质。
三、知识产权被侵权的赔偿标准有哪些
知识产权被侵权的赔偿标准如下:
一是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这包括因侵权导致权利人产品销量下降、利润减少,以及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费等。
二是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当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计算时,可按照侵权人侵权期间的获利情况来确定赔偿数额,需准确核算侵权产品的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及成本等因素。
三是参照该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适用于有明确许可使用费用标准的情况,可根据侵权情节、许可使用方式等因素,以许可使用费的一定倍数来确定赔偿额。
四是法定赔偿。在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时,由人民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在法定幅度内确定赔偿数额。
法院在具体判赔时,会综合考虑知识产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持续时间以及市场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以上是关于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的情形有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