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工程纠纷怎么办
一、烂尾楼工程纠纷怎么办
烂尾楼现象较为普遍,应对措施多样。
以下为四大常规处置方案:1. 续建项目:若项目符合现行规定如规划、建筑安全和生态控制线等,可在保留既有工程前提下继续推进。
2. 拆除重建:若项目与现行规划不符,或存在建筑安全隐患,且市场需求不足,应考虑进行拆除重建。
3. 综合整治:若项目对城市景观造成恶劣影响,尽管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复活,可由其不动产所有者负责整治或拆除后绿化。
4. 政府征收:对于具备收地条件的项目,政府有权依法无偿或有偿回收与地上地下构筑物。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
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请求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应当在解除权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二、烂尾楼业主怎样维权
购买烂尾楼后,明晰自身权利及合理利用法规至关重要。
依据法条,房地产开发商有义务依约交付合格于买受人。
若逾期未按期交房,应对其所负责任负责。
面对烂尾楼困境,购房者可采取如下对策:首先,积极与其开发商对接,探讨具体缘由,索要解决方案;如达不成共识,可向所在城市房管局递送投诉信函,请求介入调节或协助处理。
若此仍未达成预期成果,购房者有权提请人民法院诉讼。
在启动司法程序前,务必备齐相关证据,诸如购房协议、付款证明、开发商违约相关证明等。
一旦进入法庭,法院会依法审理,裁决开发商负起应有的违约责任。
然而,需强调的是,在维权过程中必须妥善保存各类证据,遵守法律步骤,避免因不当行为引发法律责任的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