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调解书怎么写
一、土地纠纷调解书怎么写
土地纠纷调解书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 纠纷双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号、联系方式等,明确双方的主体地位。
2. 纠纷涉及的土地具体信息,如土地位置、面积、用途等,确保对纠纷土地的界定清晰。
3. 纠纷的事实经过,详细陈述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为调解提供基础。
4. 调解的过程和结果,记录调解人员的调解工作以及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包括土地的归属、补偿方式等。
5. 调解书的生效条件和效力,明确调解书在何种情况下生效,以及对双方的法律约束力。
6. 双方当事人的签字和盖章,以表示对调解书的认可和接受。
在书写时,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模糊和歧义,确保调解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二、外嫁人不在娘家的,在娘家有资格吗去娘家要土地合法吗
一般情况下,外嫁人户口不在娘家的,在娘家通常没有土地确权资格。土地确权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的,户口不在娘家则不属于娘家所在的农户成员。
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外嫁女在娘家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履行了相应的义务,如缴纳公粮、参与村集体事务等,且在娘家一直有承包地或在婆家未取得承包地,那么在娘家主张土地权益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从法律角度看,去娘家要土地是否合法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符合上述特殊情况,且娘家村集体同意分配土地,那么是合法的;但如果不符合条件,强行要求在娘家分配土地则可能缺乏法律依据。总之,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相关来判断其合法性。
三、以划拨方式取得的有哪些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这些场所对于国家的正常运转和国防安全至关重要,通常采用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2. 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比如学校、医院、公园等,这些设施服务于公众,为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以划拨方式获取土地能更好地体现其公益性质。
3. 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这些领域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有利于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
4.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根据具体的法律法规规定,某些特定类型的用地也可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以上是关于土地纠纷调解书怎么写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