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诱未成年犯罪有哪些
一、引诱未成年犯罪有哪些
引诱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不胜枚举,如用物质利益诱惑未成年人参与、抢劫等犯罪活动;向未成年人传授犯罪技巧或技能,使其具备犯罪能力;利用未成年人的好奇心或单纯,诱导其从事违法活动;还有通过恐吓、威胁等手段,强迫未成年人参与犯罪等。这些行为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侵害,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从宽】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
二、未成年犯罪怎么报警
未成年人在发现犯罪行为时,也享有报警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都有权利向公安机关报案。未成年人在报警时,可以选择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尽量提供详细的犯罪线索和证据。在紧急情况下,未成年人可以直接拨打110公安报警电话,接警人员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三、未成年犯罪指的多少岁
未成年犯罪是指达到法定成年年龄之前的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在我国,法定成年年龄为18周岁,所以未成年犯罪主要涉及18周岁以下的人所犯罪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在承担刑事责任方面法律有不同规定。例如,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特定严重犯罪,才需承担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引诱未成年犯罪有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