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假货报警受理么
买到假货报警是否受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买到假货后报警是否会被受理,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如果单纯只是购买到了假货,可能警方不会直接受理,而是会建议消费者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比如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向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等。然而,如果在购买到假货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了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比如商家存在欺诈、诈骗行为,且涉及金额较大,或者商家制假售假的行为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等,那么报警是有可能被受理的。
在这种情况下,警方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处理。此外,消费者在遇到购买到假货的情况时,也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购买凭证、商品本身、与商家的沟通记录等。然后可以选择合适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比如向相关部门投诉、与商家协商退款或等。如果通过这些途径无法解决问题,还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向法院。
总之,买到假货后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报警,同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让制假售假者无处遁形,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安全的消费环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