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陪人销赃有罪吗
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陪人销赃有罪吗
倘若在主观意识未察觉的状况之下,协助力图将证据进行转移、隐匿,或者代替其出售可能涉及犯罪活动所得的财产或利益,这并不构成犯罪行为,因此也无需承担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
原因在于,我国相关对于掩盖和隐瞒犯罪所得罪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售卖者必须清楚知晓其所处理之物品是否为犯罪所得以及来源,否则便无法满足该的构成要件,自然也就无需承受相应的刑罚。
依据《刑法》的规定,凡是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却仍然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采取其他方式掩盖、隐瞒的,均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处以罚金;若情节较为严重,则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缴纳罚金。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销赃罪多少金额要判刑
销赃罪系指对已知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予以掩盖、转移、收购、销售或其他掩盖手段之犯罪行为。
依据最高人民解释,涉案金额达人民币3000元至10000元之间即可构成该罪行。
同时,针对犯罪情节轻重亦有明确规定:若犯罪金额或其产生的利益超过人民币10万元,则视为情节严重;若违法金额低于5万元,但多次违法且累计次数超过10次,亦属情节严重。
若犯罪次数超过3次,但犯罪金额大于等于5万元,同样视为情节严重。
对于犯罪情节较轻者,通常处以三个月拘役或三个月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司法机关将根据犯罪人认罪态度及具体案件情况依法裁决。
至于犯罪情节严重者,通常需判处三年以上四年以下有期徒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