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分是什么意思犯罪吗
一、跑分是什么意思犯罪吗
众所周知,所谓“跑分”业务,特指通过合法的第三方支付通道向他人提供收款服务,然后将所收款项转移至特定账户,并从中获取作为报酬的服务费用。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此类跑分洗钱行为无疑属于违法行为,因为它实质上是在协助犯罪分子对赃款进行“漂白”处理。
若行为人明知对方正在利用信息网络从事犯罪活动,却仍然为其提供跑分洗钱服务,那么,当具备以下严重情节时,行为人便可能构成:
(1)为三个及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
(2)支付结算金额达到二十万元以上的;
(3)通过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达五万元以上的;
(4)违法所得超过一万元的;
(5)两年内曾经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到过行政处罚,且再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
(6)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的;
(7)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
《》第二百八十七条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被骗去跑分算违法吗
实施电信,诸如在他人诱使怂恿之下参与洗钱活动,该举动无疑已构成了诈骗犯罪行为。
按照法律规定,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将被判定为从犯,并由司法机关依法减轻其惩罚。
依据中国现行《刑法》的相关条款,对于构成的犯罪分子,通常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等不同程度的刑罚。
若诈骗行为涉及的金额巨大,那么其罪行将会进一步加重,刑期可能在三年至十年之间浮动。
若诈骗数额特别巨大,那么犯罪分子将不得不承受最高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的严厉惩罚,此外还需额外支付罚金,甚至可能需要将全部财产作为赔偿。
如果有其他人因为受到欺骗而参与了欺诈行为,根据相关法规,他们也将获得相应程度的减缓惩处。
根据我国《刑法》的明确规定,在多名罪犯共同策划的犯罪行动中,那些发挥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将被认定为从犯。
对于这类从犯性质的罪犯,应当减轻其刑罚、降低处罚力度或给予免除处罚。
对于侵犯公共财物且数额较高的欺诈行为,根据规定,通常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刑罚,同时还需缴纳罚金;对于数额较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欺诈行为,应当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也须支付罚金;至于那些涉及重大金额或情节极其恶劣的欺诈行为,则应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同时接受罚金甚至将全部财产收归国库。
若涉及特殊情况或者对某类案件有着特殊规定的,必须严格遵守特定的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