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盗财物不构成犯罪怎么判
一、偷盗财物不构成犯罪怎么判
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未构成犯罪的盗窃行为并不会接受到刑事处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断盗窃行为是否构成本罪,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含但不仅限于行为人的主观动机、所窃取财物的性质以及价值等。
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首先,关于主观目的的问题。
根据理论,只有当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之意图时,才可能构成。
反之,若行为人并无此类意图,那么他的行为便无法被归类于盗窃罪的范畴。
涉及财物额度问题。
盗窃罪的确立还与被窃财物的价值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需要达到一定的金额门槛才能构成犯罪。
在全国范围内,一般而言,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设定为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之间;而对于数额巨大和特别巨大的情形,亦有明确的界定标准。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
二、偷盗超过2000怎么判刑
偷东西得判3年以下。
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偷了1000块钱到3000块的叫"小数目",3万到10万叫"大数目",30万到50万那就是"特别大的数目"了。
所以你这个2000块的就应该是"小数目"了,抓进去的话就是被关3年以下,还可能赔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