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与掩隐罪区别是什么
一、与掩隐罪区别是什么
关于掩隐罪与帮信罪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两者在主观知情程度上存在差异。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规定,行为人必须明确知晓上游犯罪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或者违反了有关规定;然而帮信罪只需要行为人意识到上游行为具有极高的概率会引发犯罪即可。
其次,从犯罪状态来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通常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之后,属于对犯罪行为的事后协助;而帮信罪则是在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的一种辅助行为,其目的在于促进犯罪活动的顺利进行。
此外,在证据标准方面,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成立以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为必要条件;而帮信罪则需要证明行为人的协助行为与上游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掩隐罪如何变更为帮信罪
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与之间的主要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在主观明知的程度及要求上,两者存在明显区别。
前者要求行为人明确且深入地理解上游所涉及的犯罪行为,或者仅凭借常识性知识就能推断出上游行为具有犯罪性质或者严重违反的特性;
然而,后者则仅仅需要行为人意识到上游行动很有可能是犯罪行为,甚至是具备显著罪责特征的违法行为,无需对上游犯罪的具体细节有清晰的了解。
其次,这两种犯罪的犯罪状态也有所不同。
若行为人为他人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行为发生在上游犯罪行为实施完毕后,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事后的协助行为,应该归类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范畴。
但是,如果行为人在上游犯罪实施过程中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并且利用网络信息作为犯罪的辅助工具,从而促使犯罪顺利实现,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将其认定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最后,在证明标准方面,这两种犯罪也存在显著差异。
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对于行为人涉案金额的认定,必须以其所帮助的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完全完成为前提条件,只要能够证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成立即可。
然而,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由于没有该种帮助行为,上游犯罪便无法成立,因此必须证明行为人和上游犯罪之间构成共同犯罪关系。
三、帮信罪和掩隐的区别
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在多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以下为详细概述:首先,其行为的针对性不同,帮信罪的司法定义涉及到广泛的网络犯罪行为;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则特指行为主体针对上游犯罪所产生的赃款、赃物实施相关行为。
其次,从行为实施的具体时点来看,二者也有所区别;此外,行为本质上的差异亦构成了二者区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最后,对于上游犯罪具体内容的知晓程度,两者亦有所不同,这则进一步凸显了两种犯罪行为之间的显著差异。
四、掩隐罪和帮信罪哪个严重一点
实际上,从司法实践角度来看,对比掩饰、隐藏犯罪所得罪与帮信罪,前者的惩罚力度明显更为严格。
当公安机关在查处网络犯罪相关案件时,若查明某位人士出于被动或主动的原因,将其名下的银行账户出租或出售给他人,甚至为赌博网站以及集团提供资金流转服务,那么该嫌犯极有可能会被确定为帮信罪。
然而,当警方进一步深入调查取证之时,如若发现该人与赌博网站或诈骗集团存在紧密关联,甚至直接为其提供洗钱服务,则该种行为便会被视为掩饰、隐藏犯罪所得罪,且将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
警方如此处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