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帮信罪怎么判未成年
一、手机帮信罪怎么判未成年
"帮信罪",是指的协助信息活动罪行,这种罪行往往涉及到对他人使用信息网络进行欺诈、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或其他严重犯罪行为的清晰了解,并且主动地为他们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广告宣传和支付结算等相关辅助服务。
当涉及到未成年人参与这类严重违反的犯罪行为时,必定会全面地考虑到这个未成年人的实际年纪、智力发展状况、所犯案情以及他在面对指控时有没有产生悔悟心态的具体情况,然后依照确切的法律规定做出合理公正的裁决。
根据我国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但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如果触犯了法律,应该得到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宽大处理。
在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时,法院始终坚持以和挽救为主导,目的在于让这些涉案的未成年人深刻理解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并尽可能地引导他们走上正途,重新做人。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的提示性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未成年判管制三个月影响下一代吗
若未成年人因犯罪而被判处约三个月的管制措施,那么此种情况下,他的犯罪记录往往会被法院予以封存处理。
同时,由于管制的刑事处罚程度相较于其他严重刑罚而言属于较为轻微的范畴,因此从理论上讲,这并不会对该未成年人的下一代产生直接的法律影响。
在某些特殊的职业或者行业中,如招聘、政治审查等环节,可能会需要当事人提供自己的犯罪记录信息。
在此种情况下,该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就有可能对其下一代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种影响仍然是相对有限的。
三、未成年犯罪要不要判刑,判多少年
通常而言,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身为未成年人,因其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故不应对其实施刑事处罚,而是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予以管教与看护,若有必要,也可实施特殊矫治教育措施。
对于年满十四周岁但未达到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仅当其触犯、他人至重伤或死亡等极具危险性的重罪时,方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并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最后,对于已经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其所犯罪行轻重与否,均应按照法律规定承担刑事责任,并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对于年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其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行为导致他人死亡或者使用极其残忍手段致使他人重伤并造成严重残疾,且情节恶劣者,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方可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在具体量刑过程中,必须根据犯罪事实进行深入分析,总体而言,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给予适当的从轻处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