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伪劣产品罪既遂该如何处罚
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既遂的,根据销售金额的不同,有不同的量刑档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 5 万元以上的行为。
对于本罪的既遂处罚,具体如下: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司法实践中,确定具体的刑罚时,还会综合考虑犯罪的情节、后果、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等因素。例如,如果伪劣产品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量刑可能会更重。同时,如果犯罪分子有自首、立功等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也会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此外,本罪的认定还需要注意与其他相关罪名的区别和竞合。比如,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等特定伪劣产品的行为,可能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生产、销售假药罪等,应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处理。
总之,对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既遂的处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以确保公正、合理地适用法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