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人信用卡会不会封卡
失信人信用卡很可能会被封卡。
失信人,即通常所说的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当一个人成为失信人后,其信用卡面临封卡的可能性较大。
银行对于信用卡的发放和管理有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一旦持卡人成为失信人,银行会将其视为高风险客户。这是因为失信人的信用状况已经严重受损,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行为反映出其可能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和信用风险。
银行通常会通过各种渠道监测到持卡人的失信情况,比如法院的公告、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一旦发现,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银行有权根据信用卡领用合约等相关规定,采取封卡等措施。封卡可以防止失信人继续通过信用卡进行消费或取现,从而减少银行可能面临的损失。
失信人的信用记录已经受到严重影响,这不仅会导致信用卡被封,还可能对其未来的金融活动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比如,在申请贷款、办理其他信用卡等方面都可能面临困难或被拒绝。
总之,失信人信用卡被封卡的概率较高,这是银行对风险进行管控的一种常见手段。对于个人来说,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至关重要,避免成为失信人,以确保自身金融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失信行为不仅对个人的金融生活产生影响,也会对社会信用体系造成损害,因此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身的信用状况,遵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三)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五)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
(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