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一至十级伤残的标准

合飞律师1周前 (04-21)普法百科1
法律解析:

伤残等级是根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等因素综合判定的。一至十级伤残标准各有不同。

伤残等级评定是一个复杂且专业的过程。一级伤残是最为严重的,通常意味着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意识消失,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社会交往完全丧失。二级伤残也属于重度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不能工作,社会交往极度困难。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明显职业受限,社会交往困难。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职业种类受限,社会交往严重受限。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但能部分代偿,在部分领域可独立工作,社会交往较差。六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各种活动降低,不能胜任原工作,社会交往狭窄。七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社会交往降低。八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远距离流动受限,能从事复杂工作,但效率明显降低,社会交往受约束。九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十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伤残评定应以专业机构的鉴定结果为准,且不同的评定标准和领域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

法律依据: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1

应以损伤治疗后果或者结局为依据,客观评价组织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碍程度,科学分析损伤与残疾之间的因果关系,实事求是地进行鉴定。

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致残程度等级者,鉴定意见中应该分别写明各处的致残程度等级.

4.4

本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

4.5

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综合判定致残程度等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732899.html

一至十级伤残的标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