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性教唆未成年犯罪
一、如何定性教唆未成年犯罪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就是指用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手段,把自己的犯罪意图传达给本来没犯罪意图的未成年人,让他们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去犯罪。在判断是不是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教唆人的主观故意、教唆手段、教唆内容以及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等因素。要是教唆行为真的存在,而且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有实质性影响,那么教唆人就得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教唆未成年犯罪如何量刑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在刑法中属于教唆犯,具体量刑得根据教唆的、情节和后果等情况来综合决定。因为教唆的对象是未成年人,这种行为在刑法里可能会被认为是情节比较恶劣的,所以处罚会更重一些。在量刑的时候,会考虑教唆者的主观恶意、教唆的手段、教唆的内容、未成年人犯罪的性质和后果等因素,然后依法进行判决。要是教唆未成年人去实施很严重的犯罪,比如、之类的,那教唆者可能会面临比较重的刑罚。
三、教唆未成年犯罪如何处罚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是很严重的违法行为,具体的惩罚得看犯罪的情节和后果严不严重。一般来说,教唆别人犯罪就已经违法了,教唆未成年人犯罪还涉及到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就更严重了。法律对这类行为通常会从重处罚,这也是为了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别关心和保护。具体的惩罚可能包括、罚款等等,具体的惩罚可能会根据犯罪情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以上是关于如何定性教唆未成年犯罪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