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犯罪嫌疑人的问讯笔录报案人可以看吗
一、民事的问讯笔录报案人可以看吗
对此无需担忧。
1、您向公安机关提交的案件报告、相关证据以及询问记录等文件,公安机关会进行整理归档,在对该案件正式立案后,他们将会给您发出一份收案回执以及立案通知书。
2、若初步审查显示其不符合立案标准,公安机关亦会给您提供一份不予受理的回执,此时您所递交的各类文书材料均已被视为涉及保密事项,需要由公安机关妥善保管以便长期保存。
3、若指控内容涉及嫌疑人未来可能受到的法律处置,例如拘留、提起及定罪量刑等环节时。
4、公安机关将依法将所有收集得到的证据资料、立案报告以及询问记录等一系列文件,整合转交至检察机构与司法机关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二条
代理诉讼的律师,有权按照规定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有权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与本案有关的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
二、我排除了犯罪嫌疑,还是犯罪嫌疑人吗?
我国并无前科消除制度,无论是违法行为或者犯罪经历均将终身陪伴于当事人左右,因此即便案件已然结案,当事人仍旧属于嫌疑人之列。
我国法律所指的“案底”(亦即犯罪记录),主要覆盖有刑事犯罪前科的相关案卷材料,这些文档资料通常由公安部门进行妥善保管。
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案底将会永久保存。
这里所指的案底通常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被捕获并定罪时的确凿证据,也可以理解为犯罪嫌疑人的明文件,即犯罪嫌疑人又称为嫌犯,是指犯罪侦查机关的侦查对象或被侦查线索初步确定的可疑对象。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必须是特定的个体,对于目前尚未找到以及身份未经确认的犯罪行为实施者,我们无法将其称为犯罪嫌疑人。
只有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移交审判手续阶段,才会被称为犯罪嫌疑人,然而当案件进入到审理程序之后,在这一阶段就该称之为被告人。
尽管这个人始终是同一个,但根据案件进展的不同过程,他在不同阶段的名称可能有所变化。
同时,即使当事人已经成为犯罪嫌疑人,各阶段仍应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