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的法律追究期限
重婚罪的追诉时效为五年。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重婚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二年有期徒刑,因此其追诉时效为五年。这意味着,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经过五年后,一般情况下就不再追究重婚罪的刑事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超过了追诉时效,也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如果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重婚罪的追诉时效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存在重婚的行为,相关当事人应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司法机关也应当依法履行职责,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总之,了解重婚罪的追诉时效对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和法律尊严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