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伤构成犯罪吗
轻微伤一般不构成犯罪。
轻微伤是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局部组织、器官结构的轻微损害或轻度短暂功能障碍的损伤。在法律上,轻微伤通常不会涉及到刑事犯罪。
在我国刑法中,对于故意伤害罪等涉及人身伤害的犯罪,一般要求达到轻伤及以上的伤害程度才会构成犯罪。轻微伤虽然也对他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身体伤害,但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其危害程度相对较轻,不满足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
这并不意味着轻微伤不会产生任何法律后果。在民事法律领域,受到轻微伤的一方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各项损失。在治安管理方面,实施轻微伤行为的人可能会受到治安处罚,如罚款、行政拘留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轻微伤本身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如果在特定的情况下,如具有恶意挑衅、多次实施轻微伤行为等情节恶劣的情况,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不排除会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轻微伤通常不构成犯罪,但可能会引发民事赔偿责任和治安处罚等法律后果。在处理此类情况时,应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