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约定免除赡养义务
父母与子女约定免除赡养义务,这样的约定通常是无效的。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这是基于伦理道德和法律规定而产生的责任。虽然父母与子女之间可能会进行这样的约定,但这种约定不能对抗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从法律角度来看,赡养义务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法律明确规定子女有义务赡养父母,包括提供经济上的支持、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等。这是为了确保老年人在晚年能够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关怀,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公平正义。
即使父母在某一时期与子女达成了免除赡养义务的约定,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父母日后生活陷入困境,需要子女的赡养,子女仍然不能以该约定为由拒绝履行义务。因为法律的规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不能被轻易地规避或否定。
从伦理道德层面来讲,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也是一种亲情的体现和责任的担当。父母养育子女付出了心血和努力,当他们年老体弱时,子女理应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这种亲情关系是无法通过约定来切断的。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出现父母与子女关于赡养义务的纠纷,法院通常会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进行裁决。法院会综合考虑父母的实际需求、子女的经济状况和负担能力等因素,以确保父母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也兼顾子女的合理利益。
总之,父母与子女约定免除赡养义务一般是无效的,赡养义务是不可推卸的法定责任。子女应当自觉履行赡养义务,为父母创造一个幸福、安宁的晚年生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