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不给钱老人看病怎么办
子女不给钱老人看病是违背法律规定和道德准则的行为。老人可以通过与子女协商沟通、寻求居委会或村委会调解、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法律层面,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这包括提供经济支持以保障父母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医疗费用。当子女拒绝给钱给老人看病时,老人首先可以尝试与子女进行平和、理性的沟通,向他们说明自己的病情和医疗需求,希望子女能够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如果沟通协商无果,老人可以向所在的居委会或村委会反映情况,请求他们出面进行调解。居委会或村委会通常具有一定的调解能力和经验,能够在家庭内部矛盾的解决中发挥积极作用。
倘若调解仍不能解决问题,老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判定子女应当承担的赡养责任和支付的医疗费用金额。在诉讼过程中,老人需要准备相关的证据,如医疗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以证明自己的病情和医疗支出。
需要强调的是,赡养父母不仅是法律责任,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应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父母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积极履行赡养义务,让老人能够安享晚年,得到应有的医疗照顾和关爱。
社会舆论和道德监督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不良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对于不孝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可能会受到周围人的指责和批评,这也应当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改正错误。
总之,老人在面对子女不给钱看病的困境时,不必过于忧虑和无助,应当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和社会支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十五条
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