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犯罪如何认定
一、帮助犯罪如何认定
帮助犯构成之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存在着切实的帮助行为且具有明确的帮助意图;其次,在共谋或活动中的参与者若仅起到辅助作用,将其认定为从属行为人;此外,倘若受他人威胁而被迫实施帮助行为,并且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那么此类情况下应将其视为胁从犯进行处理。
对那些由于受到压力而参与犯罪的人士,应依据他们的实际罪行轻重程度予以适当减轻刑事惩罚或给予完全赦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八条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帮助犯都是共犯吗
首恶者:主导并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罪犯。
协作者:未直接实施罪行但通过各式手段助长首恶者罪行顺利进行的罪犯。
怂恿者:以言语或动作诱使他人犯罪的罪犯。
被迫犯:受威胁或强制而参加犯罪的罪犯。
作为共犯,协作者的法律责任视其在共同犯罪中的职责而定。
若仅发挥次要作用,法律将视其为从犯,相对于首恶者可获较轻刑罚。
中国刑法规定,对从犯实行“应予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的原则。
三、帮助犯罪定罪量刑多少
要是你卷入了帮别人犯罪的事情,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刑法里的“帮助犯”或者说是“共犯”。
这种情况下,会怎么给你判罪呢?答案其实取决于你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有这个犯罪到底是什么性质以及最后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比如说,如果你只是个小角色,跟着别人干坏事,那么通常情况下,法院会按照你跟主犯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你的惩罚轻重,也就是说,你可能会得到比主犯稍微轻一点的判决;如果你的罪行比较轻微,也许法院只会让你交罚款,或者让你去参加社区服务之类的活动,而不会把你关进监狱。
但是,如果你的帮助对于整个犯罪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的惩罚可能就会跟主犯差不多,甚至有可能比主犯还要重!
以上是关于帮助犯罪如何认定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