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生效后发现漏罪如何走程序
一、判决生效后发现漏罪如何走程序
在刑事案件经过审判程序之后被检举存在漏罪行径的情况下,相关公安机关将会依据法律规定,即刻展开秘密调查工作,并且采取必要且合法的手段抓捕可能涉及该刑事案件的所有嫌疑人。接下来,对于被确认存在漏罪行为的犯罪人员,公安机关将会依法对其进行严厉惩处,进行所谓的“”,以此来决定犯罪分子相应的惩罚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漏罪进行裁判,以确定对已经被查获的违法行为所要判处的刑期具体是多少年;随后,将尚未执行的漏罪年限与之前被判别的刑罚年期相加,获取被告人所需承担的总体刑期;最后,减去被告人因服役满原罪刑期而享有释放权利的部分,最终得出的数字便是被告人在未来还需服刑的期限。
《》第七十条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二、判决后发现漏罪的后果是什么
涉案人在一次审判之后,若其罪行被发现存在遗漏之处,也就是说,先前的审查过程并未涉及到这些罪行或者没有对此展开深入的调查和审理,那么就需要启动全新的司法流程来处理这个问题。原有的判决结果并不会因为这些新发现的罪行而自动发生变化,但是,将会针对这些漏罪进行独立的审理工作,根据新近发现的犯罪事实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重新对涉案人的罪行进行定罪量刑。如果最终的判决结果是将漏罪的处罚与原有的判决合并执行的话,那就有可能对整体的刑期或者执行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处理方式既彰显了司法公正的原则,保证了所有涉嫌犯罪的行为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法律评价,同时也可能会对被告人的刑罚状况产生实际影响。
三、判决后发现漏罪的后果严重吗
在司法实践中,部分案件在判决之后,会有新的证据和事实披露出来,揭示出原本未曾考虑到、或者是隐藏得比较深的罪行。这类情况通常被称为“漏罪”,指的是在先前的审判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被告人行径中的其他犯罪行为未能被及时发现和追究。这种情况无疑会对原判决的公正性以及完整性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相关,一旦发现漏罪,法院有权启动重审程序,就新发现的罪行进行独立裁判,而后再将其与先前已经作出的判决合并执行,由此可能导致罪犯的刑期有所增加或者刑法程度有所加重。漏罪的揭露和认定,无可辩驳地展现了法律制度所强调的科学性以及公正性,它的存在以及运作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每一个犯罪行为都能够接受法律的严格制裁,从而维系社会的公平以及正义的尊严。
以上是关于判决生效后发现漏罪如何走程序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